中國虎網 2012/1/3 0:00:00 來源:
未知
基層市場將是未來醫藥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后醫改時代,基層醫藥市場蘊藏著更大的投資價值。然而新醫改同時改變了游戲規則,誰能切到更大份額的蛋糕?要選擇合適的品種,決勝基層。
2011年將去,新醫改也進入3年階段性總結期。一直以來,新醫改被認為是影響醫藥行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因它帶來的市場擴容已成業內共識。分析人士認為,基層市場將是未來醫藥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后醫改時代,基層醫藥市場蘊藏著更大的投資價值。然而,新醫改同時改變了游戲規則,誰能切到更大份額的蛋糕?
醫保控費“性價優者”勝
“在國家宣布完成8500億元的增量投資后,我們認為,對新醫改的大規模新增投入已階段性到位,下一階段投入的重點是公立醫院改革和提高醫療保障水平。”上海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員胡清宸指出。
國務院醫改辦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12.7億人,覆蓋人數占總人口的95%。據招商證券預計,2011年總籌資金額將同比增長26%。“2011年醫保總籌資金額26%的同比增長,很可能是近年來最高的增長水平,預計未來醫保籌資水平的增長幅度很可能減緩到20%以內。”
2011年3月,發改委、衛生部發布了《關于開展按病種收費方式改革試點的通知》;5月底,人保部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的意見》,提出結合基金支付預算管理加強總額控制,探索總額預付。在此基礎上,結合門診統籌的開展探索按人頭付費,結合住院門診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種付費,并在部分城市開始試點。
種種跡象表明,醫保控費是大勢所趨,支付方式改革將是后醫改時代的改革重點。這也是未來對行業格局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
“實行總額控制將對未來藥品的整體長形成影響,而推廣按病種付費以及按人頭付費主要為結構性影響,整體上利好療效-經濟性兩個指標權衡性價比高的藥品。”招商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李珊珊指出,“一方面,在總量上影響藥品終端金額的增長;另一方面,終端結構向具有性價比優勢的藥品傾斜。2012年起,醫院終端的藥品收入增速或將放緩,但仍維持不低的速度。”
以上海為例,2010年實施總額預付制后,醫院藥品金額年增幅10%,低于醫院藥品市場規模16%的平均年增長率。
胡清宸亦表示,總體來說,醫保控費是不利的,但如果同時加強藥品管理的話,獨家品種應該會受益。在總額控制和按病種付費的雙重限制下,醫院將更傾向于療效好、安全性好的高端仿制藥,國內品牌企業的份額將擴大。
到基層撈金
2012年,醫改即將步入深水區,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仍是基本原則。一是加大對基層醫療的投入使基層醫療機構數量猛增,基層醫療資源供給得到釋放;二是醫保擴容后提升醫療需求。保基本、強基層的政策導向推動基層醫療快速增長,從而致使藥品終端格局生變。
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2010年藥品終端市場容量為7556億元,其中醫院、OTC和第三終端分別為5334億元、1739億元、1297億元,比重分別為60%、23和17%。
南方所預計,2011年3個終端容量的增速分別約為18%、15%和35%。第三終端的增速將高于第一、二終端,比重將提升至19%。
采訪中,招商證券分析認為,醫院終端可能受醫保付費方式轉變影響,增速會有所減緩;OTC受政策擠壓,目前正在轉變盈利模式,預計將保持穩定增長;在第三終端,國家財政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市場本身有足夠需求,未來將是成長性最強的藥品終端。
對很多在第一、二終端紅海拼殺的企業來說,第三終端的確是一片大藍海。自2006年前后掀起進軍第三終端的熱潮,包括拜耳等在內的外資制藥巨頭也紛紛將渠道下沉。
從投資角度講,看好這兩年終端下沉,在縣級醫院甚至是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終端建立銷售隊伍的企業,他們將在第三終端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切分到更大份額的蛋糕。
不過,盲目一窩蜂奔向第三終端,即便是藍海也會泛紅。一些企業將第三終端視為救命稻草,大量投入銷售資源,組建龐大的銷售團隊,搶占尚未發育成熟的市場,最終折戟沉沙。
業內人士指出,要在基層撈到金,需選出適合第三終端的產品,建立適合的銷售體系,并做好成本控制。
受益基藥品種放量增長
2010年12月發布的《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將“安徽模式”推向全國,各省2010年底陸續開始新一輪基藥招標。2012年,基藥制度將運行至第3年。業內人士預計,基藥制度進入調整期,有望逐步推廣到村衛生室。基藥目錄擴容也箭在弦上。
基藥招標的實施致使終端用藥品種結構發生了變化,基藥品種搶占了非基藥品種的空間。部分基藥品種已經開始放量。
醫藥類上市公司公告顯示,各獨家產品和類獨家產品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其中,增速超過30%以上的品種有華潤三九的三九胃泰、正天丸,千金藥業的婦科千金片、中恒集團的血栓通注射劑、昆明制藥和珍寶島的血塞通凍干粉針劑。天士力的丹滴、華潤三九的胃泰和正天丸、千金片等部分中標品種已開始放量。
不過,并非所有基藥品種都能受益于基藥招標,大部分品種在招標環節的中標價格大幅下降,獨家品種則明顯占優。公開數據顯示,安徽基本藥物招標平均價低于國家零售指導價的52.8%;山東基本藥物招標平均價低于國家零售指導價的63.51%;黑龍江基本藥物招標平均價低于國家零售指導價的61.99%。而根據已完成招標的7個省份數據,獨家產品降價平均幅度在5%以內,部分品種價格還有上漲。普藥降價幅度超過20%的品種比比皆是。
“在基本藥物制度框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普藥即使有量的提升,受中標價下降的影響,基藥對企業的實際業績在短期內難以產生較大貢獻。對于獨家品種而言,招標為其提供了擴大基層醫療市場的機會,市場會越來越大。”胡清宸告訴記者。
李珊珊亦認為,基藥主要受益者是中藥獨家品種,超預期的是部分品種競爭度低的企業也開始明顯放量,但核心是隊伍沉下去,隊伍沒有沉下去的企業感受還不是很明顯;普藥要算量價關系,不一定受益。
部分基藥配送商開始感受到基藥春風。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2011年是基藥落地拐點年。隨著基本藥物實施范圍的擴大,基本藥物受益品種在2012年的增長將更快。各省市招標執行進度參差不齊,在完成招標的省市中,大部分省市的完成時點在下半年,真正落地實施還有時間差,對2011年的貢獻可能只有一個季度到半年之間,而2012年開始則貢獻全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公布307種基藥目錄后,從各省衛生廳可查閱到的有26個省市陸續進行了地方基本藥物增補工作,每個省份平均增補202個品種,從而帶來基藥市場不小的增量。
增補品種方面,一些獨家品種表現相當亮眼。如桂林三金的三金膠囊、西瓜霜分別增補進了20個和11個省份,以嶺藥業的蓮花清瘟、參松養心分別增補進了11個和16個省分;云南白藥的宮血寧膠帶增補進了16個省份;東阿阿膠的復方阿膠漿增補進了9個省份。增補的獨家品種暗藏的投資價值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