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5 0:00:00 來源:
未知
2011年已經過去。這一年,生物醫藥產業經歷不少復雜的變化,既有令人興奮的成就,也有充滿挑戰的壓力。
股市喜憂參半
2011年,投資于道瓊醫藥股指的基金有16%的投資收益,說明制藥企業的總體表現還算平穩。
但是,生物技術領域的個股有很大差異。其中最大的贏家是生物技術中型企業,博樂生物技術中型企業股指全年上漲約33%,博樂診斷公司股指上漲8.06%;其余股指都是負增長,博樂大型生物技術股指下滑3.03%,博樂小型生物技術股指下跌4.92%,博樂個性化醫療股指下跌7.13%。從個股看,輝瑞和雅培的股票表現不錯,市盈率有所回升。但表現最好的還是美國中型生物技術公司,像Pharmassets股票在被并購前已翻3倍,今年翻了5倍,上市以來獲得了大約23倍的增值。
回購分拆力量
2011年,大型制藥企業股票表現還算不錯,輝瑞股票從年初的17美元上升到年底的近22美元,漲幅達25%。其實,以輝瑞為代表的制藥企業業績并不突出,研發效率下降,新產品上市帶來的業績還跟不上重磅藥專利過期的損失。
那么,是什么因素令其股票堅挺呢?那就是回購股票。此外,還有削減研發經費、提高分紅和分拆變賣下屬單位的一系列做法。
輝瑞和雅培兩家大藥廠宣布的資產重組方案讓投資者很滿意。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伊恩·里德上任沒多久就宣布實施全公司資產審查,著手分拆,賣掉其19億美元銷售額的營養品單位,36億美元的動物保健業務的計劃,以及24億美元的膠囊產品業務,保留了仿制藥單位,用這些交易產生的現金實施股票回購和分紅。盡管輝瑞公司表示,這樣做為的是更突出核心業務,但分析家們認為“輝瑞這是在搞金融工程”。
雅培也公布分拆計劃,將公司一分為二:雅配繼續經營多元化的醫療產品,品牌藥公司另取名字獨立出去,甚至考慮賣掉。雅培早幾年分拆其醫藥制劑及產品業務,單獨剝離上市效果不錯,這回想再續前續,果然讓投資者認可,分拆計劃對股價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阿斯利康和葛蘭素史克雖然沒有變賣資產,但也在縮減內部研發和銷售隊伍,分別花費數十億美元實施股票回購計劃。此外,安進出資50億美元回購股票,梯瓦也加入回購潮以30億美元進行股票回購,輝瑞宣布了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默沙東提高其股息支付近11%;輝瑞上調紅利支付10%。
制藥公司需要一批長期投資者的忠誠度,尤其在藥廠經歷專利懸崖年的時候,更要有投資者支持,而股票回購的持續和提高股息正符合股東所期待的穩定受益的要求。
并購熱潮不退
相對于2010年而言,從交易值的統計數據看,并購在2011年有較大回升,估計明年還會有更多兼并收購,尤其是一些中型生命科學公司,很可能成為大藥廠的收購目標。這將使整個生物科技產業的并購活動更加活躍。2011年,CRO領域有不少并購,有的是行業整合,有的則是私有化并購。
大型制藥公司繼續打破其主營業務之間的界限,在制藥、生物技術、仿制藥、診斷業務領域進行各種重組和擴展,通過收購來增加公司業務范圍和市場份額。但是,大藥廠不可避免地要與規模較大的生物技術公司進行并購競爭,尤其在爭奪收購標的和打造更具創新型的企業方面的角逐會愈演愈烈,關鍵要看誰是最有實力的強勢買家。
非傳統的生命科學公司也有并購重組機會,生物科技領域并非只有藥物研發風光獨好,生物試劑耗材和診斷公司還是很有發展空間。羅氏首席執行官最近表示,愿意考慮在30億美元的范圍內收購新的生物技術公司,尤其是個性化醫療和診斷相關的公司,此外,在生物信息學領域也許另有一番機遇。羅氏已經收購了3家診斷公司,未來還想繼續擴張,尤其是有特色和技術平臺的企業。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