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2/14 0:00:00 來源:
未知
首批醫院評級結果上半年公布
民營醫院也納入評級;所有醫護人員都將納入社保
繼社會辦醫“18條”近日開征民意后,昨天,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表示,將制定具體辦法,把符合條件的民營醫院納入醫保。此外,目前北京已開始組織綜合醫院的等級“重審”,預計上半年公布首批綜合醫院評級結果。
擬加強服務社會辦醫
昨天,北京市醫改辦組織12家民營醫院及各委辦局,就鼓勵社會辦醫新政進行座談。會上透露,北京還將醞釀設置專門機構為社會資本辦醫提供服務。
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介紹,目前北京地區醫療機構中,社會資本辦醫的床位數量比例約占10%。據最近統計,其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總量約為2000萬人次,醫療收入120億左右。
下一步,市衛生局還將采取措施,加強對社會辦醫的服務,并協調解決其辦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上半年公布首批評級
中國的醫院等級評審制度是上世紀80年代建立的。去年下半年,衛生部提出恢復醫院等級評審制度,北京也將于今年重新審定各醫院等級。
方來英介紹,衛生部已于去年底發布綜合醫院的等級評審
標準,專科醫院的等級評審標準尚未出臺。目前,北京已據此標準,開始組織綜合醫院等級評審。預計評定新等級的首批醫院上半年將揭曉。
“一家醫院是一級還是三級,是指它的規模,而不是水平。”方來英強調,一級醫院與三級醫院并非指技術水平的差距。有的醫院床位不多,只能被評為一、二級,但學科技術是領先的。同時,每個等級內部還細分為甲、乙、合格等,這才是對醫院服務能力的判定。
同時,副市長丁向陽提出,“五一”前,將由市衛生局牽頭,市人社局參與,制定針對民營醫院的等級評定辦法。
醫護人員均納入社保
丁向陽還表示,下一步北京將出臺具體辦法,盡早將符合醫保定點準入條件的第一批民營醫院納入醫保。
“民營醫院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就醫結構,分流了大醫院人員,填補了醫療資源配置的不足。”他表示,新政出臺后,將會大幅度有效調動社會資本投入首都醫療機構建設中,增強北京醫療服務總量和競爭力。
他介紹,隨公費醫療改革的推進,下一步,所有醫療機構醫護人員都將納入社保。此舉也有利于公立醫院醫生向民營醫院流動。
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北京現有700多
名醫生申請了多點執業,包括一批知名專家。比如和睦家等民營醫院,已有好幾位三甲醫院的知名專家執業。
另外,社區服務也已向社會資本開放。目前,北京已有社會資本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享受政府
采購服務的支持。
今后,北京還將完善社會資本辦醫的行業協會建設。
追訪
民營醫院國外醫生無法引進
昨天,多家民營醫院負責人表示,目前較集中的一個問題是納入醫保難。“去年就申請了醫保,一直沒批下來。”風濕醫院院長侯麗萍表示。
“佳美口腔”董事長劉佳也表示曾申請醫保,但未被接受。
除醫保外,一些走高端路線的民營醫院也遇到了政策難題。劉佳表示,“佳美口腔”很大一部分服務對象是國外患者。但由于缺乏引進政策,一直無法引進外國醫生。
英智眼科醫院負責人也表示,院方想做高端國際化項目,希望新政能在高端
人才進京落戶方面予以明確。
衛生局港澳臺百余醫師在京
針對引進國外醫生問題,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表示,這主要取決于中央政策的統一要求。他表示,國外醫師來華的政策依據,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相關協議中對于“開放服務業”的進程表,涉及不同國家職業資格的互認、對接。
不過,目前對于港澳臺醫師在北京執業的“入口”是放開的。據方來英表示,截至目前,他已經簽出了超過100個港澳臺醫師來京執業的許可文件。這意味著超過百名港澳臺醫師已獲批在京執業。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