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2/20 0:00:00 來源:
未知
商務部正在嘗試以“醫藥分業”推動者的角色,介入目前矛盾重重的醫改領域。
據一位接近商務部的醫藥人士透露,商務部近期組織研究人員在北京、上海等地社區醫院進行調研,主題是剝離社區醫院的藥房,只配備急診用藥,患者在社區醫院就醫后,可以帶著醫生開的處方到藥店買藥。
該人士稱,商務部此次調研的首要目標,是向國務院爭取獲得醫藥分業試點的機會,“社區醫院不設藥房是國際慣例,中國應該與國際接軌,以規范藥店的發展,促進醫藥真正分開。”
自2010年藥店管理權由藥監局分離到商務部后,由于藥品銷售的大終端仍在醫院,商務部權力名不副實。而如果從最基層的社區醫院開始將藥房劃入藥店行業,借助醫藥分業試點,商務部的監管權將會得到實際擴充。
另一方面,社區醫院藥房分離的背后,涉及到1300多億藥品銷售市場的重新劃分。
醫藥分業調研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教授朱恒鵬介紹,商務部委托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醫改小組的調研工作,目前只完成了幾個城市,未來還將繼續。
商務部的想法是,將全國社區醫院的藥房關閉,只留急診用藥。患者在社區醫院就醫后,可以帶著醫生開的處方到藥店去買藥。
而此舉緊扣醫改中的醫藥分開主題。目前商務部已經提交國務院醫改辦,但未有消息證實,目前是否通過。
關于商務部此舉,衛生界人士猜測,是商務部爭食蛋糕的一種剝離術。全國到底有多少家社區醫院,社區醫院總共將涉及一個多大的藥品市場盤子,各界寄希望于此次調研結束后徹底摸清。
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曾在一次會議中指出,2007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藥品銷售額是500億,2010年規模達到1300億元,2011年的市場份額目前還未有統計顯示,但業內人士分析超出了1300億。
中國藥品的銷售,由于醫療體制的關系,歷來與醫院、醫生的關聯異常緊密。2009年,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出臺,并在全國的基層醫療機構推行。為降低藥價,緩解基層老百姓看病貴和難的問題,國務院醫改辦要求,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全部配備使用近2000個品規的基本藥物,零加成銷售,全額報銷。
藥品價格低、可報銷,使得以往在藥店消費的一部分人群,逐漸轉向社區醫療機構。患者進入社區醫院后,拿著醫生開的處方,直接到藥房刷卡拿藥,一套流程簡單而快捷。而這使得掌握藥店管理權的商務部比較難接受。
2010年6月,中編辦下發的一份“關于明確藥品流通管理職責分工的通知”,將藥品流通行業從藥監部門,徹底劃歸商務部。自此,商務部在主管藥品流通企業的同時,負責研究擬定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規劃、政策和相關標準。
藥監局則變身為監督藥品質量安全,配合商務部門執行行業規劃。商務部成了全國近38萬家藥店行業的主管單位,但在藥品大終端掌握在醫院的境遇面前,商務部對藥店行業振興、發展的實權,無法展現。
就在得到主管權之后,商務部作為醫改小組的新成員即提出,砍掉社區藥房,患者到藥店買藥。時至今日,商務部的想法,還停留著想法階段。
而對于,商務部“取消社區醫院藥房促進醫藥真正分開”的措詞,業內人士猜測,或將加劇醫生與藥品的聯系,因為醫生的處方流向可能會被藥店爭搶,進而演變為在醫生處有償爭奪。
激活千億市場
藥店行業人士稱,商務部的態度讓藥店行業感到迎來了春天,未來充滿了變數和希望。
朱恒鵬稱,社區醫院門診藥房剝離后,從目前大型藥品銷售連鎖企業的能力看,無論是藥品供應能力,還是藥事服務能力,都有能力承接。
這為等待春天的藥店們注入了一支強心劑。藥店行業也似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場景——全額報銷的國家基本藥物可以放在藥店銷售,老百姓買藥后,可以直接用醫保卡付費,藥店與社保中心再度結算。
由此,“藥店行業像有娘的孩子,真正被重視起來了,那種感覺很溫暖。”藥店人士稱,銷售這部分藥品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向社會承諾,藥店也是醫療體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承擔社會責任。當然,可以在提升社會地位的同時,贏得客流量。
在多年的醫療體系中,藥店行業一直是處于弱勢地位。據介紹,中國藥品全年的銷量,醫院占到了一半以上。由于此種絕對優勢,醫院在與制藥企業簽訂訂貨單時,脅迫藥企上浮價格才能給藥店供貨,這樣醫院可以永保與藥店的競爭優勢。由于進貨價格相對較高,藥店銷售高價格藥品備受老百姓詬病。
而且,藥店的準入門檻較低,且大部分為私人開設,同時,為了維持運營,部分藥店與中小藥廠合作,藥品質量參差不齊。
因為生存困境,2009年,個別省內的藥店開始聯合成立藥店聯盟,在抱團聯合采購壓低藥價的同時,整合區域內的小藥店。據中國藥店聯盟人士介紹,目前全國已成立了14家省級聯盟。去年底時,覆蓋了18個省市,門店總量達到17705家。去年,這些門店的總銷量接近300億。
在聯合壯大后,藥店業開始正視自身地位。消息人士稱,去年底,亦有藥店行業代表向人社部、商務部“申請”,參與基本藥物銷售,將醫保覆蓋藥店。“現在藥店業都在逐漸做成大品牌,社區藥房有可能分離到藥店去。”衛生系統人士分析。
據介紹,目前社區醫院的診療范圍為常見病,都是門診用藥。這些常見藥,與藥店銷售的藥品類型重疊很多。因此,剝離到藥店,工作不會太繁瑣。但對于二三級醫院藥房未來的分離趨勢,衛生系統人士稱,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