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2/21 0:00:00 來源:
未知
2011年,我國藥品流通市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在藥品銷售終端市場占24%份額的零售藥店,近兩年受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政策影響,平價優勢面臨重大挑戰,一些規模較小的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甚至面臨生存危機。2月16日在京舉行的全國藥品流通企業高級職業經理人培訓第三期開班儀式上,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巡視員溫再興呼吁,零售藥店特別是零售連鎖企業經營模式要轉型升級,要創造新的增長點,要依靠自立自強度過難關。
商務部藥品流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達到7084億元,比上年增長24.6%。2011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達到8360億元,比上年增長18%。行業發展前景看好。但同時,由于近兩年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對零售藥店造成一定的影響,客流量和業務量都減少,加上醫院限制處方外流,一些地方限制藥店多元化經營,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多種因素,一些零售藥店面臨生存危機。
目前大多數國家的藥店都實行多元化經營。溫再興認為,我國零售藥店要學習借鑒這樣的模式,加快推廣藥妝、保健品、大健康服務,包括引進坐堂醫生等。重點是要了解顧客需求、找準定位、科學規劃,并重視差異化經營,開發或引進專供藥店銷售的品牌保健品、化妝品等。這種轉型要得到百姓認可有個過程,零售連鎖企業可通過開辦旗艦店樹立品牌形象,通過寬敞亮堂的購物環境和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顧客,形成一定的客流量。
目前一些地方有關部門出臺規定,要求定點醫保藥店不許擺放和銷售非藥品類商品,違反者將取消其定點資格。這將影響零售藥店的多元化經營。溫再興表示,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加強監管解決,如藥店與社保部門進行業務聯網就可解決亂刷醫保卡問題。
溫再興同時也談到,零售藥店要走出困境,應充分發揮流通行業的功能,向多元化專業服務要效益。藥品流通是藥品從生產到醫療機構和患者使用的重要的中間環節,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流通企業具有商業經營和專業服務的能力,藥品流通企業要跳出傳統慣性思維,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充分發揮規模效益和品牌優勢;變傳統商業為現代服務業,向生產和銷售終端延伸各種專業化服務,建立并主導醫藥產業供應鏈。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