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5 0:00:00 來源:
未知
政策利好與其所帶來的市場前景之間并不能簡單地劃等號,因為農村購買力較低,對藥品價格十分敏感,且藥品銷售網點分散、戰線長、成本高。
2月27日,衛生部一記重拳催熱了本不平靜的基層醫藥市場。“2012年新農合籌資水平將提高到300元左右,并將在部分地區探索新農合基金,作為大病的補充醫療保險。同時,擴大試點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經辦服務,探索利用新農合基金購買商業保險,推動形成多重補充醫療保險機制。”這是衛生部農村衛生司司長楊青在當天衛生部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的最新表態。
據悉,目前內蒙古赤峰已從新農合人均籌資240元中提取10元,用于購買大額醫療補助保險,西藏等地已在試點。“盡管只有10元,但按2011年全國新農合人數8.32億人推算,一旦試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僅此項就新增醫療支付近500億元。”有專家推算,若新增支付能力過半用于藥品消費,加上個人繳費增加等因素,基層市場的擴容將非常可觀。
商業險的意愿
據了解,今年國家將把新農合政策范圍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6萬元,力爭使相關病種新農合實際報銷比例達到70%左右。2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到2015年,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將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療保險研究中心副主任熊光練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商業
健康險目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處于補充地位,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這意味著商業險的高端定位要堅持。”熊光練說,商業險有自身特點,又要依附基本醫療保險,解決它們不能解決的問題。
不過,參與新農合補充醫療保險對保險公司的經營能力和網點擴張提出了新要求。記者了解到,人保財險在西藏的推廣過程中,由于下設網點不能覆蓋當地絕大多數農牧民,部分承保工作只能依靠當地醫管辦和鄉鎮衛生所來完成,風險把控能力弱。對此,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資深業務主管楊振婷向記者坦言,過去醫保的覆蓋范圍和報銷額度均十分有限,商業保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在此過程中,政府像東家,而保險公司似掌柜,很多保險公司均有意探索辦理新農合補充醫療保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農合人口基數龐大,保險公司無法對所有參保人體檢,這無形加大了出險賠付風險。另外,看病、開藥中的混亂以及重復參保造成重復報銷等現象在各地并不鮮見。“這需要政府、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共同做好風險把控工作。通過參與新農合,保險公司可近距離接觸農民,并切實了解該群體的保險需求,積累參合農民的各種基礎數據,為其健康險業務的產品開發、核保、理賠等提供基礎,商業保險公司是有動力的。”前述專家認為。
藥企覓食術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于籌資額的快速提升及農村市場的廣闊,眾多制藥
企業已經嗅到了商機。李時珍醫藥集團東南事業部市場總監楊明江告訴記者:“這意味著部分壓抑的藥品需求將逐漸釋放。更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當前新農合無法跨省報銷的難題,衛生部目前正在努力建設新農合的信息化系統國家級平臺,一旦方案成熟并實施,將可實現跨省報銷;同時,衛生部稱,未來90%的新農合基金將流向縣級
醫院,這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而這樣的市場擴容正在各地發酵。廣東省規定,新農合統籌區域內政策范圍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0%以上,住院費用個人支付比例控制在50%以下,個人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15萬元。
從2012年1月開始,內蒙古赤峰市參合農民住院補償封頂線提高至20萬元,對新農合住院補償達到6萬元以上的費用,由商業保險機構按80%的報銷比例進行報銷,年度支付總額為14萬元,住院補償未達到6萬元、但住院總費用已經超出6萬元的個人自付費用,由商業保險機構按照50%的比例進行報銷,年最高賠付6萬元等等,新農合給人們帶來無窮遐想。
國內一家普藥企業的老總告訴記者,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乳腺癌、宮頸癌8類重大疾病保障工作,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在部分統籌地區,將肺癌、胃癌和直腸癌等12類疾病納入農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試點范圍,這類產品需求必然放大。“更何況,目前全國的新農合用藥目錄與國家醫保目錄15%的調劑比例限制不同,新農合用藥目錄沒有硬性規定調劑比例。”他分析說,在基層有品牌和網絡優勢的企業更有興趣搶占新農合市場。
不過,也有企業認為,新農合政策利好與其所帶來的市場前景之間并不能簡單地劃等號。據楊明江分析,盡管基層藥品市場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但其購買力較低,對藥品價格十分敏感,且藥品銷售網點分散、戰線長、成本高。
那么,這塊市場究竟該怎么走?記者在分析基層市場的領軍者北京雙鶴藥業時發現,該集團借助品種齊全的優勢分攤推廣費用,并在推廣過程中帶動高毛利的獨家品種銷售。自2007年起,雙鶴藥業對新農合報銷比例較高的地區進行重點開發,走的是普藥產品和富有競爭力的獨家品種捆綁的模式。專家認為,以大眾化、低附加值普藥消費為主的新農合藥品市場的忠誠客戶較難培養,不確定性因素多,并不是所有的生產企業都有能力分食這塊“蛋糕”。但其競爭卻異常激烈,前不久,賽諾菲率先在中國設立基層醫療事業部,進行縣級醫院
藥品的推廣和銷售。此前,輝瑞、葛蘭素史克等也紛紛把目光放在中國基層醫療市場,這就意味著新的市場需要在產品組合和市場渠道方面走出差異化的路子來。(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