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12 0:00:00 來源:
未知
近年來,我國國民醫療消費持續增長,醫改工作穩步推進。然而,“看病貴”依然是困擾人民群眾的一件“煩心事”,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
如何看待“看病貴”?如何破解“看病貴”?前來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建言獻策,共同問診“看病貴”頑疾。
人均280美元低醫療費用下的“看病貴”困惑
我國衛生消費彈性系數(即衛生總費用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之比)近幾年保持在1.2-1.3,保持了合理的增長速度。以2011年為例,我國衛生費用增長11.6%,GDP增長9.2%,衛生消費彈性系數為1.26。
醫改投入雖然快于經濟增速,然而看病貴似乎沒有得到真正緩解。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醫改起步較晚,我國醫療費用的增長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從醫療費用占GDP的比例來看,中國在國際上排名第115名,2010年達到4.83%,接近世界衛生組織要求的國民醫療支出占GDP5%的標準,但距離發達國家的11%差距甚大。在發展中國家中也不算高,巴西是9%,古巴是11.8%。
“看病貴很大程度上是醫療成本所決定的。”遼寧省副省長滕衛平代表說,“醫學人才培養的高昂成本、先進的設備
儀器、層出不窮的醫療新技術、高額經費研發出來的各類
藥品試劑,都決定了看病的高成本。”
最近,國務院醫改辦考察歐美的衛生體系,獲得了如下的數據:英國人均醫療費用是每年3847美元,德國人均醫療費用是每年4090美元,美國人均醫療費用是每年7600美元。而我國2010年衛生費用人均只有280美元。
“這兩組數字告訴我們,一是看病本身就是一項高額支出,全世界都是如此。二是我國醫療支出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0,說明我國國民還沒有享受到國際先進醫療水平的服務。”
藤衛平說,現在城市職工醫療保險的籌資額是每人每年2500元左右,城市居民醫療保險是每人每年500元,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不過200多元。但它們僅能支付醫療費用的50%-60%,其余醫療費用還需個人支付。
醫保必須保大病,大病才是群眾最大的擔憂
“城鎮居民醫保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封頂都是5萬元,超過5萬元由誰來支付呢?目前惡性腫瘤手術后都需要放療、化療或者生物治療,
醫藥費都要在10萬-20萬元以上。誰來承擔這樣大的醫療開銷呢?”
“醫療保險必須要保大病,大病才是人民群眾最大的擔憂。”滕衛平說,國民醫療消費上漲,必然進一步加劇“看病貴”的問題。如何解決,關鍵要看誰來承擔醫療費用。
今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務水平。
報告中特別提出:“全面推開尿毒癥等8類大病保障,將肺癌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范圍。”
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系主任雷曉凌代表說,現在醫療方面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大病患者的負擔太重。一旦一個人得了大病、重病,整個家庭就陷入沉重負擔,甚至被拖垮。對大病、重病進行保障和救助,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重視民生。
“看病難”頑疾需深入破題
“解決‘看病貴’,我給出的藥方就是四個字:開源節流。”滕衛平說。
所謂“開源”就是做大、做強醫療保險制度。我國已經建立了三個醫療保障制度即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城市居民醫療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但是醫療保險制度還不夠強。
“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二是
企業和個人都要逐年提高醫療保險的繳納標準,提高對自己健康的保障能力。”滕衛平說。
“開源”的同時還應“節流”,就是醫療保險的第三方監管。加強對
醫院醫療保險資金使用的監管,杜絕“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問題。
他分析說,節流的關鍵是建立醫療保險基金的監督機制。如德國推出“單病種”結算制度時,曾經派出3000余名醫科院校畢業的監督員進入醫院,監督單病種計費制度的落實。英國則是委托全科醫生,代表患者監督醫院的醫療支出及其合理性。
在我國,衛生部也在嘗試“單病種付費”等措施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最近,衛生部進行了居民健康信息卡試點。兩會召開前夕,遼寧錦州市、河南鄭州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廣東佛山市等四市,向上百萬城鄉居民免費發放居民健康卡。
遼寧錦州市衛生局局長劉華代表負責當地的居民健康卡試點工作,她告訴記者,這張小卡片不僅能方便患者就醫,還是實施監管的有效手段:哪位醫生開了什么藥、做了什么檢查、合不合理,統統記錄在案,不能更改。這種現代化的手段完全可以使監管到位。
杜絕“過度治療”至少可以使醫療衛生費用減少20%。“更重要的,它對醫生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剛性的約束。”劉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