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13 0:00:00 來源:
未知
單純的藥品簡包裝對藥企影響仍然是有限的,但配合采購規模、集中定點生產等措施,對藥企影響就大了,如果不能入選,就徹底失去市場。
當下,國家正發力對基本藥物生產購銷的多個環節進行規范。其中,基本藥物的包裝問題,正逐步引起國家的重視。
今年年初,中國醫藥包裝協會受衛生部藥政司委托,開始對基藥包裝進行調研,以求加快解決基藥包裝龐雜所帶來的亂象。
在國家重視之下,地方政府亦開始探索。日前,上海市衛生工作會議傳出消息,上海市將通過大包裝、簡包裝等措施,力爭使基本藥物價格在現有的基礎上再降20%~30%。
其后,上海市衛生局也通過微博透露,今年將推行藥品簡包裝等措施,讓紙包藥回歸,同時努力將三級醫院使用基本藥物的比例提高到40%,以降低市民的用藥支出。
然而,記者通過采訪發現,雖然簡化包裝是未來的趨勢,但要以此降低人們的用藥支出,效果可能并不明顯;與此同時,如果配套政策沒有跟上,過分壓低基本藥物價格,則可能誘發基本藥物生產
企業停產的危機。
化“繁”為“簡”
記者從全國范圍內的多家
醫院了解到,不少只需要短期內服用的產品,醫院已經在拆零銷售。尤其在兒科用藥方面,如心血管用藥地戈辛、激素類藥強的松以及其他一些利尿藥、抗過敏藥等,都已有醫院正在“拆售”。
在天津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吳晶看來,藥品“拆售”的意義在于促進醫院醫生合理用藥。
吳晶告訴記者:“藥品安全是合理用藥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對于藥品安全來說,分包裝是最合適的。因為很多處方藥的處方可能會比一次用量或者一個療程的用量要大,在療程結束之后,可能會有一些剩余的藥品在自家存放過程中過了保質期,造成浪費;此外,剩余藥物還可能被使用到不適當的地方,帶來其他的安全隱患。”
“這種拆分包裝銷售,對臨床藥師的要求會比較高,對用法、用量等內容的口頭或者書面的說明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吳晶補充道。
而正在進行的基本藥物“拆售”過程中,小包裝、繁包裝,已讓不少醫院感到頭痛。
據了解,為了緩解小包裝的人力配置問題,近年來,北京、上海、江浙的一些醫院及廣東省內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江門市中心醫院、惠州市中心醫院等紛紛使用藥品自動分包機。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醫院藥學部主任深有感慨:“如果基藥未來能實行大包裝,就不需要使用自動分包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醫院的負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周生來則向《醫藥經濟報》記者表示:“由小包裝變大包裝,由繁包裝變簡包裝,方向是對的,但這還不是真正解決看病貴的主要辦法。”
“不過,這樣做的確是降低成本很有效的措施。
尤其對于住院病人來說,這絕對是好事。”周生來補充道。
事實上,為了規范基本藥物的劑型、規格和包裝等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在2010年56號文《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中定下了明確要求:衛生部要逐步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基藥劑型和規格,根據基層用藥的實際需求,確定基藥的標準劑型、標準規格和標準包裝。
而上海市此次計劃將今年的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與藥物大包裝、簡包裝掛鉤,正反映了上述56號文的重要精神。上海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還向媒體透露:“吸引廠商進一步降低價格,大包裝、簡包裝只是一個方法,承諾更大的市場份額更為關鍵。”
醫藥營銷專家楊昌順也表示:“藥品簡包裝的確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是一個降低藥價的舉措。這種方式在基本藥物中可以推行,但推行必須和采購量掛鉤。因為單純的藥品簡包裝對藥企影響仍然是有限的,但配合采購規模、集中定點生產等措施,對藥企影響就大了,如果不能入選,就徹底失去市場。”
“推行的難點也正在于和采購量掛鉤。這在藥品招標方案中喊了多年,但從未實現過。”楊昌順如是補充。
據了解,上海市有關部門正考慮擴大量價掛鉤的規模,如承諾全市所有24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采購某個品牌的某種基本藥物,以吸引廠商主動降價,參與投標。
“大規模采購,加上簡包裝,綜合起來將大大降低廠商成本,有望使基本藥物招標價再明顯下降。”上述衛生局負責人補充說。
鑒于此,楊昌順建議:“如果產品合適,并且政府承諾產品簡包裝與采購量掛鉤,可以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或者參與相關采購招標,使相關產品進入采購目錄供廣大醫療機構使用。因為政府已經承諾了量,藥企就不需要再去做過多的推廣,省下的錢可以作為降價空間與政府談判。”
困局待解
不過,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簡包裝的相關措施究竟怎樣具體推行、何時真正落實,有關方面還沒有明確給出時間表。
上海的一家基本藥物生產企業就向記者表示,由于該項目將如何推行并沒有公布、落實,所以企業方面也很難對其將受到的影響作出預判。
神威藥業醫藥事務部總監張特利認為:“其實,在改包裝的技術和流程方面,像神威這樣的規范企業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受影響比較大的可能會是之前包裝不規范、做繁包裝、小包裝的企業。”
不過,國內另一家基本藥物生產企業指出:“目前,能源、人工等不可控的成本都在漲,能降的、能簡化包裝的工作我們都已經做了,再減就有可能觸及產品質量,但我們又不可能這樣做。”
對此,上述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自己的無奈:“這樣的話,企業要么停產,要么就虧本經營。”
實際上,因為低價而陷入“兩難”的基藥生產企業并不止一家。
記者甚至在調查中發現,某家
藥品生產企業雖然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近100個,但目前該企業正在生產的基本藥物品規總數卻不到10個。
不過,必須承認,此次上海所推行的基藥簡包裝,將是國家未來規范基本藥物包裝的重要發展方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后來者如何繼續完善,值得行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