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19 0:00:00 來源:
未知
“當前,一些醫療機構的部分醫用耗材定價過高、收費混亂,已經成為老百姓看病貴的又一重要原因。”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保健學會常務理事宋心仿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要盡快建立醫用耗材購銷價格監測體系。
逐利沖動難以抑制
宋心仿代表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用耗材的作用范圍逐步擴大,使用量逐年增加,介入材料等高值醫用耗材被廣泛使用。目前,我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的銷售額已占醫院醫療總收入的6%~16%。但是,醫用耗材購銷價格混亂現象令人憂慮——一些醫院為了創收,隨意抬高價格、過度使用等情況屢有發生,甚至出現了一位患者被植入7個心臟支架的現象。
醫院部分醫用耗材定價過高、收費混亂的根源在哪里?宋心仿代表認為:一是在醫、患雙方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醫生是患者醫療消費的決策者,患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成為醫療消費的被動接受者。二是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制存在嚴重問題。當前,醫用耗材銷售環節過多,各環節層層加價,有的醫用耗材經流通環節被加價2~4倍,有的甚至高達10倍以上。三是價格監管缺位。在集中招標采購中,多方存在推高價格的意愿,導致一些醫用耗材中標價始終居高不下,而政府對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實行間接管理,缺乏對生產
企業虛報成本、虛高報價等問題的有效監管手段。四是醫療制度改革滯后。政府對醫療機構銷售高值醫用耗材實行差率管理,這并不能抑制醫療機構的逐利沖動。不少醫療機構非“高檔”不用、非“進口”不用,嚴重侵害了患者的利益。
嚴格監管迫在眉睫
針對部分醫用耗材價格虛高、收費混亂的問題,宋心仿代表提出六項建議:
一是制定高值醫用耗材監管目錄。將價格高、使用量大的醫用耗材列入監管目錄,逐步縮小醫療項目外單獨收費的高值醫用耗材產品范圍,對確定單獨收費的高值醫用耗材建立統一目錄進行監管。
二是嚴格設定醫用耗材加價率。包括限定流通環節對高值醫用耗材的總加價率;對列入監管目錄的高值醫用耗材設立最高流通差價率,即無論該產品有幾級
代理,在流通環節限定其相對出廠價或口岸價的總加價率上限;對醫療機構銷售高值醫用耗材實行累退差率管理,醫療機構實際進價越高,加價率越低,同時限定單件加價最高限額。
三是建立高值醫用耗材購銷價格監測體系。有關部門通過價格監測體系,對列入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監管目錄的產品定期進行價格監測。同時,收集國內外價格信息,在報刊、網站等媒體上發布價格信息,增加價格透明度,引導高值醫用耗材購銷雙方合理制定產品價格。
四是進一步完善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凡列入監管目錄的高值醫用耗材,均應參加集中招標采購,以減少高值醫用耗材中間流通環節,壓縮中間環節的利潤空間,并依據價格監測結果,限制其最高投標價格。
五是充分發揮醫保部門的作用。醫保部門作為患者利益的代表,應在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價格談判中為患者爭取權益,按照各學科診療規范給予報銷,拒付過度醫療產生的費用。
六是加強監管,規范醫療機構行為。堅決制止只購置、使用高檔、高值耗材的行為。對于同一種類的耗材,無論是高檔還是低檔、進口還是國產,只要是市場上合法銷售的,醫院都應當予以配置,以適應不同消費層次患者的需求。對于具體使用哪一種高值耗材,醫院應首先向患者說明可供選擇的品牌、價格等,解釋清楚每一種高值耗材的特點和性價比,由患者或其家屬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對于征求患者意見的情況,醫院應如實做好記錄。同時,規范臨床醫生的醫療行為,制止過度醫療和濫用醫用耗材。醫療機構應組織專家委員會定期對臨床醫生的醫用耗材使用情況進行評審,一旦發現違規,必須嚴格處罰。加大對醫用耗材流通、使用中商業賄賂的懲辦力度。嚴格執行行賄企業“黑名單制度”。對于有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企業,堅決取消其在當地參與
藥品、耗材采購的投標資格。以整治回扣為重點,加強對醫務人員的監管。對于有受賄記錄的醫師,吊銷其執業資格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