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20 0:00:00 來源:
未知
據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國
內網上藥店數量達到53家,發展勢頭強勁,數量相比2010年同期增長超過50%。2011年醫藥B2C規模在4億左右,已有5~6家銷售接近5000萬的網上藥店,在2012年將達到15億的市場規模,將會出現4~5家銷售過億的網上藥店。按照目前以每年2~3倍的速度遞增,2015年醫藥B2C規模將達到150億。
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秘書長張勇認為,傳統連鎖藥店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過去,線下連鎖藥店發展已經趨于緩慢。在全國,線下連鎖藥店達到37萬家,但醫藥行業的區域性較強,分布極為分散,碎片化情況明顯。即便是最大的連鎖藥店海王星辰,也只有將近3000家門店,不足以覆蓋全國。
醫藥零售上線后,便能彌補區域限制,將醫藥零售品牌從地方推廣至全國。但不可否認,線上醫藥零售存在著難以跨越的行業壁壘。
政策限制門檻高
2005年9月,國家藥監局頒布《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從事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通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審查驗收,并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而同時獲得這兩本證書的企業,必須具備兩項硬性條件,一是藥店必須是自營企業,二是必須連鎖。也就是說,必須是傳統連鎖藥店才能申請牌照。
其實,在各個省市自治區,醫藥行業的相關政策并不相同,這使得醫藥企業上線的需求不同,而且門檻高低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北京,規定在350米范圍內不允許有第二家藥店;在上海,這個范圍縮短至200米;而在杭州,沒有對藥店和藥店間的距離進行規定,因此往往會看到藥店與藥店緊挨著的現象。
如此一來,在有距離限制的城市,傳統藥店要想擴張門店幾乎沒有機會,而在沒有距離限制的城市,又不得不面臨激烈競爭,這讓傳統藥店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各地對連鎖藥店的概念也并不相同。在北京,有10家門店以上稱為連鎖,而在青島,只要有2家門店以上便是連鎖,這使得不同地方的醫藥企業上線的門檻也并不相同。
另外,各地的物流配送政策也并不相同,不少地方有明文規定藥品不能通過郵局和普通快遞寄送。事實上,國家要求只有獲得GSP認證的第三方物流機構才能為醫藥行業進行配送,這也拉高了醫藥線上零售的門檻。
其實,所謂的GSP認證針對的是醫藥批發公司或者零售企業點對點的物流,物流機構必須具有一定資質才能為醫藥企業進行大批量配送,或者將零售藥店的貨品從總庫房向門店配送。而面向個人零售的物流,國家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規定,畢竟電子商務能建物流的企業少之又少,即便是京東也只能覆蓋一、二線大城市。
開心人網上藥店采取和第三方物流商合作,盡可能避免銷售低溫藥品,對于無法把握環節的產品,開心人決定放棄。
“我們不排除日后建立精細化的物流體系。”史文祿對物流配送有更高的要求,他相信每一個地區都有優質的物流商存在。如今,開心人網上藥店已經實現在北京、上海建立自有倉庫,不再從南昌的總倉發貨,盡可能地減少消費者的等待時間,這為構架開心人的整個電子商務的模式定下了完整的基調。
誰都想來插一腳
醫藥行業上線門檻高,政策限制較大,但并不足以制約線上醫藥零售的發展。為了解決“兩證”所引起的資質問題,各大B2C平臺紛紛通過其他合作形式跨越行業壁壘。
2011年6月20日,淘寶醫藥館正式上線,上海復美大藥房、北京金象大藥房、杭州九州大藥房、江西開心人大藥房以及云南白藥大藥房等五家藥房首期入駐。
隨后,7月6日,京東商城與九州通醫藥達成合作,持有其旗下北京好藥師大藥房49%股份,進軍網上醫藥零售領域。事實上,以并購的方式介入醫藥零售的B2C平臺,京東商城并不是第一家。
此前,紅孩子為擴充醫藥品類,便收購遼寧盛生大藥房;線上超市1號店也通過收購廣州保利祝福你大藥房從而開展網上藥店業務,搭建1號藥網。
毫不夸張地說,淘寶醫藥館的開張和京東商城高調介入醫藥行業,在一定程度將線上醫藥零售推向了萬眾矚目的焦點,成為線上醫藥零售行業的里程碑。
但一切并沒有預期中的順利,僅僅18天后,由于淘寶網只具備《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無法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因此并沒有網上售藥資格,淘寶醫藥館便因資質欠缺而被迫停止營業,進入漫漫無期的“整改期”。
一組關于醫藥館的數據顯示:在醫藥館運行的三周中,雖然只有5家藥房入駐,但有近7000個SKU,而且用戶訪問量近50萬,購買轉化率基本上達到7.3%,這讓人看到線上藥品零售的未來。
與淘寶醫藥館被迫整改不同,京東商城和九州通線上合作的消息傳出半年,卻沒有實質性動作,一直未將上線時間提上日程,這也引發了外界對京東和九州通雙方關系的種種猜測。
有一種說法是,京東商城的主營業務仍在高速增長,而醫藥行業不足以吸引京東重心,畢竟精力有限,一個新行業所需的投入不可小視。另一種說法是,典型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線下連鎖企業在文化上便存在差異,而且醫藥過于專業,必須依托雙方的資源,需要良好的溝通和妥協,這樣的協調已經讓雙方精疲力竭。
甚至有傳言稱,京東商城在北五環,九州通在南四環,雙方在確定線上藥店公司的辦公地點時,便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導致上線時間不斷推后。
為此,記者向京東商城負責該項目的工作人員了解情況,他坦言:“的確,京東有些顧不過來,畢竟京東商城的主業不是醫藥。但至于說是因為雙方爭論辦公地址而耽誤上線挺可笑的,進入不同的行業需要做足準備。”
目前,有內部人士透露,京東和九州通合作的好藥師網將于3月中旬上線,并只會在京東商城上提供友情鏈接,而不會單獨開頻道進行頁面跳轉。
價格沖突純屬扯淡
對于醫藥行業線上線下價格沖突的爭論,史文祿的回應是:“這個命題本身就很扯淡。”
雖然上線的醫藥企業都是傳統企業,但是它只是零售商。如果李寧的一件衣服線下賣100元,線上賣80元,那么渠道商就沒法活了,真正影響的是這類傳統品牌商。而中國的藥品零售渠道本身就混亂,因此并不存在這一問題。
而且線上線下的用戶覆蓋范圍不同,單店覆蓋人群一般都在1000米以內,其他用戶都會以就近原則,線上覆蓋的則是全國范圍,因此兩者覆蓋人群的交集很少。除此之外,目標用戶群也不同。線上用戶應該是年輕、時尚、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的年輕白領,大多在20至35歲;而傳統藥店的用戶群80%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用戶。
“既然用戶群不一樣,用戶規模不一樣,價格本身存在混亂,那么沖突又在哪里呢?”史文祿反問,其實是人對新生事物潛意識的恐懼,“之所以‘怕’,就因為有發展趨勢,既然看到趨勢,還不如讓自己來革自己的命。如果有一天開心人網上藥店能沖擊到線下,反而應該高興。”
傳統藥店門店多、人員多、管理多,是一項復雜工程,且單店的商圈有一定的限制,同質化競爭嚴重,成本很難減少,這是傳統藥店的現狀。
而網上藥店的發展,雖然在房租、人力成本上有優勢,商圈覆蓋范圍也可以做到最大化,但是也有新的問題產生。其一,網上藥店的宣傳推廣費用大,這是新增的費用。沒有推廣就難有點擊,網站就沒有太大價值。其二,配送成本高,屬于硬性成本。
對于線上線下醫藥零售,以嶺藥業全國零售經理尹小文是這樣理解的:“網上藥店相比傳統藥店,能提供哪些附加價值?僅僅只是便利性或價格便宜嗎?遠遠不是。推薦、分享、跟隨等等,這恰恰是未來網上藥店的魅力。”
換而言之,通過線上藥店能有機會讓消費者知道以嶺的哪些產品熱銷,哪些人在使用,被多少國內外特別是院士級的研究表明藥效良好,這會讓更多消費者愿意接受和信賴這個品牌,這是線下藥店所無法比擬的。
據了解,目前國內藥品零售市場大約有1500億的銷售份額,加上醫療機構的零售,規模大概為6000億,而現在線上藥店銷量份額不足1%。假設未來線上藥店的市場份額擴大至5%,就將產生75億的銷售規模。這當中,還不考慮每年的自然增長和線上藥店零售所能擴展的保健品能夠帶來的銷售額。
對此,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
前不久,《IT經理世界》曾以“網上藥店糾結前行”為標題對線上醫藥行業進行剖析,但不斷有專業人士向記者解釋這一概念,認為這并不是線上醫藥零售行業真實的面貌。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秘書長張勇解釋道:“為什么糾結呢?沒有做才可能糾結。如今,網上藥店即將到一個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