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29 0:00:00 來源:
未知
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重大項目及領域急需的人才,是園區人才引進的顯著特點。這次評審是首次評選創投類“千人計劃”,全國僅5人入選,而去年設立在園區沙湖股權投資中心內的“千人計劃創投中心”也成為了單獨申報單位,且有3人最終入選,占全國入選人數的60%。另外,納米領軍型人才加快在園區集聚,作為園區發展納米技術產業的重要支撐單位,中科院納米仿生研究所此次共有4人成功入選“千人計劃”。作為園區轉型升級的主陣地,科教創新區此次共有14人入選“千人計劃”,占到了園區總數的70%左右。“千人”在園區的集聚,也讓園區在同類開發區中處于領先地位。
在新評出的國家“千人計劃”名單中,成立于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的新海生物有限公司創始人、博士畢萬里赫然在列。公司配合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生產的法醫DNA檢測產品,為國產DNA 分析技術做出了貢獻。在來到工業園區之前,畢萬里曾去過國內多個大中型城市,最終把一年中四分之三的時間都給了工業園區,他表示,“除了優美的環境,最吸引我的,就是園區的服務”。
園區的“引才戰術”,也吸引了園區之外的“千人”遷徙來蘇,目前,共有20位在園區以外申請的人才來創新創業。在美國工作和生活了15年的博士俞德超就是被引進來的“千人之一”。
2011年,俞德超在生物納米園內創辦了信達生物制藥公司,致力于新型腫瘤細胞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而在此之前,有著豐富生物醫藥研發經驗的俞德超就已經發明和領導了六種新藥,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目前,公司正在園區建設中的產業基地,建成后又將反過來為園區范圍內60多家生物醫藥公司提供國際標準的生產工藝支撐。
人才的引進與產業的發展起了激烈的化合作用。對于落戶園區,俞德超坦言,“生物醫藥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副作用,而且對環境幾乎無污染。而納米園內有著產業發展的良好技術、資金和環境支持,這正是企業發展所需要的”。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