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3/31 0:00:00 來源:
未知
要探索改革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合理確定服務保障范圍和服務費標準,并與醫保支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撥付等掛鉤,逐步建立以按契約居民數獲得服務費為基礎的新激勵機制
“政府辦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同時探索非政府辦機構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及零差率銷售實施辦法和補償政策。根據未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需求,將允許機構適當擴大用藥范圍,但同時也要提高基本藥物的使用率。”在日前召開的“兩岸四地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論壇”上,有業界專家向記者表示,根據“十二五”醫改重點任務,未來會健全社區衛生服務補償機制,將重點落在調整醫療服務收費價格上。調整范圍主要包括推進打包診療費等“一般診療費”收費項目,以及補充和調整其他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而在
藥品需求方面,仍以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主。
根據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機構全部采用基本目錄藥物,并要求在其他機構也作為首選藥物使用。記者隨后在實地調研中發現,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房僅配備200余種西藥和300種以內的中藥,基本以2009年國家基藥目錄的307個品種為主,且均采用政府指定指導價格。同時,各省在國家基藥目錄基礎上增加的200余種西藥和中成藥也已經基本可以滿足社區衛生用藥需求,因此,對于增加目錄外藥品配備的需求不大。
公共服務成重點
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與“十二五”醫改密切相關。衛生部婦社司社區衛生處處長劉利群在論壇上透露,“十二五”期間,結合當地居民衛生需求、疾病譜特點、機構診療能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將允許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適當擴大用藥范圍。但所增藥品須按照現有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集中
招標、統一
采購和零差率銷售。
然而,從創建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來看,對于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視程度也遠遠高于對其藥品管理方面的要求。會上,一位評審專家組成員向記者指出,在考核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850分評審基準分中,公共衛生服務占據首要地位,作為評審的一級指標,約350分,而藥品管理方面,僅從屬于機構管理能力,占30分,其中包含對一般藥品和特殊藥品的管理,以及基本藥物的配備管理能力。
同時,上述專家強調,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收支管理上,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藥品價格政策和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中心不僅要有專(兼)職物價人員負責監督物價執行情況,同時必須根據國家制定的統一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合理收費,并公示主要服務價格。
“基層衛生服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我們不能只盯著藥品收入來滿足人員薪酬提升的需求,要探索改革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合理確定服務保障范圍和服務費標準,并與醫保支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撥付等掛鉤,逐步建立以按契約居民數獲得服務費為基礎的新激勵機制。”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原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顧湲教授建議,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應探索簽約服務,按社區簽約人數收取服務費,并依此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按年收取服務費。同時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個人分擔。
“社區衛生服務是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環節,是深化醫改的重點工作。要繼續堅持公益性,堅持政府主導,堅持預防為主、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并重,堅持中西醫結合,以改革促發展,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進社區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劉利群表示,對于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探索仍未完結。
“以藥補醫”緩慢轉變
盡管業界專家紛紛指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未來的發展之路不能依靠“以藥補醫”,然而,在實際調查中,仍然無法忽視藥品收入依然牢牢占據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主要收入比重的現實。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學院魏曉林教授在對包括廣州、深圳、中山、佛山、東莞和珠海的一項珠三角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比較研究中發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收入主要由政府補助、藥物收入、保險收入和病人自費幾方面為主,其中藥品收入和病人自費仍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入的一半以上,特別是在民營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上述兩項收入甚至占據了機構收入的61%和76%。
“我們看到,在2008~2010年的3年醫改初始階段,各類型社區衛生中心醫保收入總額呈上升趨勢,但在政府型和民營型醫療機構的比較中,也出現了很明顯的對比。”魏曉林指出,2010年,醫保收入在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入中的比重已約達40%,但在民營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入比重僅為1%,而這也使部分民營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無法擺脫“以藥補醫”的局面,不能很好地實施基藥制度。
事實上,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于藥品需求的每項變化正觸動著
醫藥商業
企業的敏感神經。“近年來,我們與醫學界的合作形式多種多樣,對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改革之間的互動銜接作用也高度關注。”作為本次論壇協辦單位的廣州國盈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光焰向記者表示,推進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是由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引發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重新構建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機制的重大創新實踐。像國盈醫藥這樣的商業企業,高度關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市場的每項變革和趨勢,希望可以盡早把握市場走勢,以期制定好企業相關發展戰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