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計劃委員會正考慮一項總金額為120億盧比的政策支持建議,通過貼息援助計劃,幫助中小制藥企業達到世界衛生組織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WHO-GMP),使其具備面對全球化競爭的能力,由此推動全國制藥工業出口水平。
計劃委員會指導小組已同意
醫藥管理局(DoP)的一份詳細提案。建議將尋求支持至少1200家中小制藥
企業在2017年達到世衛組織
GMP,從而實現質量管理體系全面升級。
在第十一次醫藥中小企業GMP提升計劃的設想中,援助內容曾不包括世衛組織GMP達標項目,但在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和全球化生產環境的影響下,為推動中小制藥企業可持續發展,滿足符合更高國際化質量管理
標準的需求日益迫切。
該項計劃對小型工業企業裝備系列改造升級提供了必需的財政支持。然而,在“信貸掛鉤資本補貼計劃”(CLCSS)實施方案中,總體可行項目可能會出現很多困難,僅對小型工業企業的技術升級支持,預計要符合世衛組織GMP,每家制藥企業需要3000萬盧比的投入。
因此,根據“信貸掛鉤資本補貼計劃”中建議對每家小型制藥企業的支持最多達3000萬盧比的方案規劃,提案建議資金補貼由目前的25萬盧比提高到1000萬盧比。同時,建議銀行提供5%的優惠貸款利率支持促進質量體系升級。類似的援助也支持尚未達到世衛組織GMP的中型制藥企業,以此期望推動中小藥企盡快達到國際質量管理水平,從而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
總體而言,若每家藥企按照1000萬盧比的比例提供支持,則到2017年1200家藥企共需要財政援助補貼120億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