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低調”來渝
普通的藍白條襯衫,細邊框眼鏡,頭發有些少,腦門光亮,說話手勢很多……他看上去只是位普通的老人,但眼神里難掩智慧的光芒—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71歲的夏普里斯(K.Barry Sharpless)第一次來到了重慶。
他昨日中午剛抵達重慶,就“悄悄”入住了兩江新區管委會旁的一家四星級酒店。
夏普里斯教授一直致力于不對稱氧化催化反應的研究工作。目前應用的許多抗生素和心臟病藥物都是根據該研究成果制造的。近年來,由他引入的“點擊化學”新概念,廣泛用于藥物開發和分子生物學的諸多領域中,是目前最為有用和吸引人的合成理念之一。
此次他還帶來了其他生物醫藥界知名專家,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PPD公司全球實驗室副總裁。
兩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湯宗偉認為,生物醫藥對兩江新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同時也是發展難度最大的,“因為缺少精英人物,起到領航的作用。”他的擔憂將會得到解決——今天,諾貝爾獎專家團隊將正式受聘于兩江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同時,五位專家會入駐兩江創新藥物與先進制造工程中心。
建議重慶醫藥要創新
“搞科學研究時,一定要有計劃,提供不同的信息,讓有才能、有智慧的人聚集在一起,才可能碰撞出火花,研究出有用的科學成果。”諾貝爾獎獲得者夏普里斯認為,科學實驗室應該是充滿多元化想法和設備的一個富有趣味的場所。科學發展存在不同的方法,過去老的方法做藥有效,但現在在做藥上需要注入新的想法和創意。因此他建議,重慶的醫藥研究企業和機構,在研發新藥上應該有獨特的探索,而不是僅僅跟著西方的老路走。
智囊團支招醫藥產業
Babiss博士是PPD公司全球實驗室服務執行副總裁,之前是羅氏公司全球藥物研究總裁和董事。他較早進入上海浦東,對我國醫藥市場有獨到的認識。
他認為,引進國外知名醫藥公司,這里是具有優勢的,因為在中國作為未來醫藥創新的中心,在這里從事生物醫藥研發的費用比在美國少,而且每年都有一大批生物醫藥學生畢業,形成龐大的人才隊伍。
“重慶的醫藥企業過于關注本土市場,但實際上應該把眼光放在全球范圍內。”他建議,需要有跨國醫藥公司進駐重慶,引進有國際化意識的生物醫藥人才。
Nicolaou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表示,美國最有名的生物醫藥基地在波士頓,過去20年里,產生了300多家生物醫藥公司,就是因為這里聚集著相當優秀的醫藥類學校,提供了足夠的醫藥人才。他將致力支持重慶的生物醫藥培訓項目,發掘高校中的研發人才。
美國頂級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賀耘是重慶人,也是專家團隊的一員,他認為重慶生物醫藥產業增長的空間巨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少超大型醫藥公司,產品顯得大眾化,沒有競爭力,利潤空間有限等。
縱深
兩江新區打造國際生物醫藥平臺
“重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處處長李小平介紹說,目前重慶醫藥工業產值200多億元,處于全國中上水平。他指出,重慶缺乏現代化先進的生物醫藥產業管理經驗。因此,還需要人才、科技和投入的支撐,“必須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
兩江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辦主任蔣榮超透露,兩江新區正在打造國際知名特色醫院醫療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制造、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公共平臺三大聚集。
他表示,未來一批全球知名大學和研發機構有望入駐兩江新區,比如中科院重慶分院就將設醫藥研究所,也正在吸引全球生物醫藥知名企業和國內優秀企業,如輝瑞、羅氏、復星,國藥集團等。
據悉,兩江新區正在打造一個國際化資源整合平臺,包括創新藥物專業孵化器、生物醫藥投融資服務平臺、公共測試平臺、藥物安全性評估中心、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藥交所、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等,未來這里將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園示范基地。2020年,兩江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力爭達到500億規模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