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4/25 0:00:00 來源:
未知
昨日在安徽合肥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醫藥企業營銷高峰論壇期間,上述規劃執筆起草人之一的一位人士向記者表示,該方案或將在今年5月份發布。
該人士表示,與去年11月科技部發布的《“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及工信部擬定中的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不同的是,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上述規劃不側重于產業發展數據,而是將重點放在產業布局和產業鏈方面。
據上述人士透露,該規劃主要涉及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服務等七大領域。生物醫藥是產業鏈中的重頭。
近年來,生物技術藥物風生水起,市場增速高于小分子藥物。有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生物技術藥物的產值已達1380億美元,在醫藥總產值中的比重已從2005年的9.2%升至16.1%。新批準的生物藥數量也從1980年代的13個,1990年代的39個,增至2000-2009年的65個。現有900多個生物制品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治療領域與產品類別大大拓展。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任郭文昨日在論壇上表示,從藥物市場的整體分析來看,生物技術藥物在與傳統的技術藥物博弈的過程中逐漸取得優勢的地位。2011年全球醫藥市場依然保持平穩增長,前五年平均增速為6.2%,盡管保持了一個平穩的增長態勢,但是增長形勢已經趨于緩和,而生物技術藥物是非常被看好的優勢領域。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遴選的每年全球暢銷藥物顯示,抗感染藥的銷量在全球暢銷藥中位居第一,但它在銷售額排名中卻居第四位。而生物技術藥物的銷量排名第八,但其銷售額卻遙遙領先地排在第一位。
上述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執筆起草人之一的人士指出,近幾年,全國各地涌現大批生物醫藥產業園,地級市以上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已經超過100家,號稱未來幾年生物醫藥產業園要超過億元的已經超過8家。但同時,由于生物技術藥物的技術壁壘高,成功的企業不多,上市品種的絕對數量也不多,且原創藥價格高昂。同時,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國際化程度很低,缺少龍頭企業,缺少一個活躍的創新企業的群體。
該人士透露,在即將出臺的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中,生物醫藥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形成產業主動發展能力為主線,致力于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的體系和國際化發展。
生物產業領域亮點不斷四行業景氣度較高。
單抗、疫苗、重組蛋白和干細胞四個子行業將受益“十二五”生物產業規劃
“十一五”時期,圍繞《科技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通過全面實施國家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火炬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等科技計劃,一批科技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取得豐碩成果,高新技術產業化取得重要進展;生物產業領域亮點不斷。
國家基因庫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可溯源性生物樣本保存規模全球前三。不僅如此,鹽酸安妥沙星、重組幽門螺旋桿菌疫苗等創新藥物獲得批準,重組人II型
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單抗藥物實現產業化,復方丹參滴丸進入美國三期臨床試驗;生物芯片研究和產業化水平國際領先,新型高效大通量分析生物芯片正在大規模占領市場;轉基因抗蟲棉已實現大面積種植。
2010年,我國政府出臺了支持發展生物醫藥行業的戰略規劃。2011年11月底,科技部又印發了《“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華泰聯合證券報告認為,受益于“十二五”生物產業規劃和生物研發加速,我國生物制藥產業將維持高景氣發展,尤其是單抗、疫苗、重組蛋白和干細胞四個子行業。不僅如此,業內普遍認為,目前,行業估值已趨于底部回升,應該關注行業趨勢突出、研發能力強、產品線優秀的企業。長春高新、華蘭生物、智飛生物等。
行業研究員認為,單抗是具有高度靶向性的“生物導彈”,在腫瘤等多種
疾病治療中具有突出優勢。單抗位于生物制藥金字塔的頂端,具有最高的成長性、市場潛力,同類競爭少可保持高毛利率。國內單抗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小,目前是發展的有利時機,研發高潮即將來臨。同時,受益于醫療模式轉變、政策扶持和新產品上市,預計未來幾年疫苗行業將持續高速發展。當前二類疫苗是市場主體,流感疫苗、狂犬疫苗和乙肝疫苗等迅速崛起。新型疫苗和治療性疫苗是未來發展方向,宮頸癌等癌癥疫苗、肺炎疫苗、治療性乙肝疫苗、治療性艾滋病疫苗等陸續進入臨床,備受市場關注。
此外,重組蛋白加速向長效蛋白進發。以EPO、重組胰島素、重組干擾素、重組生長激素和凝血因子等品種為主,具有其他藥物無法取代的療效,市場空間巨大。當前我國重組蛋白市場穩步發展,復合增速約為25%。隨著長效蛋白陸續上市,將加速重組蛋白市場的新一輪擴張。常規類蛋白中,重組生長激素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由國產產品占據市場主體;重組干擾素和重組胰島素競爭激烈,由進口產品占據市場主體,國產產品市場份額逐漸上升。長效蛋白已占據我國重組蛋白市場主體且份額逐漸上升,盈利水平明顯高于常規蛋白。
隨著化學制藥研發遇到瓶頸和生物科技的迅猛發展,生物制藥已成為醫藥產業中發展最快、活力最強和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在全球醫藥產業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我國生物制藥與國外差距不大,目前發展迅速,每四年便翻一番。隨著“十二五”生物產業規劃啟動、生物研發加速和醫藥內需擴大,尤其是我國哺乳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平臺的建立,以及單抗、長效蛋白和干細胞的產業化,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即將來臨。
當前,生物制藥處于初創期,隨著生物技術新藥的不斷研發,生物制藥正在快速崛起。全球生物制藥的銷售額每五年翻一番,2003年至2009年的年復合增速高達21.6%,約為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的近10倍。
數據顯示,生物制品行業2001-2010年的十年間銷售利潤率高于醫藥行業,2006-2010年其銷售凈利率處于增長狀態,生物制品是未來醫學進步的重要戰略要地,是國家政策扶持的重要對象,在十二五規劃的推動下,在生物技術不斷發展突破的背景下,生物制品將保持快速的發展和良好的盈利能力。2011年前3季度生物制品行業營業收入增長較慢。生物制品子行業營業利潤增速為13.55%,高于2011中報的12.58%,生物制品的毛利率從2011中報的37.61%上升到2011三季報的38.78%,從毛利率以及營業利潤的增長率情況來看,生物制品出現恢復性增長,盈利能力回升。
2012年,是我國新醫改向縱深發展的一年,“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將給
醫藥行業注入活力,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提速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生物制藥行業面臨較大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