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4/26 0:00:00 來源:
未知
自問題膠囊曝光以來,青海明膠這只早前尚不被投資者重視的個股,一舉接連實現4個漲停板。與此同時,國內膠囊行業龍頭蘇州膠囊廠以及聯邦制藥等一些自身擁有膠囊生產企業的一體化大型制藥公司也備受市場關注。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疾風驟雨式的行業整頓,將迫使膠囊生產企業更重視原料明膠的安全性。而對制藥企業來說,聯邦制藥這種通過自身擁有膠囊生產企業,進而更好地把控質量安全并占據價格優勢的模式也充滿誘惑。日前,修正藥業已通告計劃在未來2年內投資3億元自建膠囊生產企業。這些因素也或將成為推動藥用膠囊行業并購整合的動力之一。
另外,也有專家指出,在國家監管部門的嚴厲整頓下,未來標準提升或將不遠,這將令不少中小藥用膠囊、明膠生產企業難以為繼,為行業提供了可供并購的資源。也許,不久的將來,聯邦制藥、蘇州膠囊、青海明膠等一批擁有資本、技術、質量等優勢的企業,將在這個領域展開并購之戰。
小企業天下
藥用膠囊行業并不算大,但對整個醫藥產業而言不可或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目前的藥用膠囊市場規模在2000億粒左右,但也有統計數據認為接近3000億粒的水平。”聯邦制藥金億膠囊廠廠長劉炳楊指出。
但同國內其他行業相似的是,藥用膠囊行業同樣集中度不高。即便行業內已經成長出蘇州膠囊廠、聯邦制藥金億膠囊廠、青島益心膠囊廠、安徽黃山膠囊廠等一批具有行業口碑的企業,但這些企業每家的產能大多在100億粒左右,還沒有一家企業的市場份額能占到市場的10%以上。
國內空心膠囊生產曾經一度是小企業的天下。而這些小企業之所以能存活,顯然是由于藥用空心膠囊市場的急速擴張。但凡事物極必反,隨著近年來國內藥用空心膠囊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斷加劇,
藥品招標限價、成本上升等因素也讓企業的生存狀況與日俱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不良生產企業無視國家相關生產標準和規范,罔顧企業良心和責任,公然將生存壓力轉嫁到
產品質量上。藥用明膠的價格是工業明膠的數倍,一些企業為從原材料上減少成本,鋌而走險開始使用工業明膠進行生產。
但行業內更多的企業在為長遠計。“這些企業在升級硬件設備、提升軟件管理上的不余遺力值得業內其他企業學習。”日信證券
醫藥行業研究員陳國棟指出。據了解,幾年前聯邦制藥金億膠囊廠等一批行業內的優秀
企業已經全部使用加拿大全自動生產線,且工廠嚴格按照藥品GMP設計、實施、運行。這既節省了人力成本,也確保了生產過程更加安全可控。
而據了解,此次被吊銷生產執照的企業均采用半自動生產線。
大局將變?
青海明膠董秘華彧民認為,“膠囊事件”將加速生產不規范、規模小的明膠企業、膠囊企業被限制、被淘汰。
在監管部門的整頓下,被淘汰的企業將為藥用膠囊行業騰出多大的市場空間?日新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員謝寧寧認為,整頓風潮之下,將加大藥用膠囊行業的整合預期,未來可能至少將騰出20%的市場空間。
但劉炳楊則顯得較為謹慎:“這次事件后,行業無疑將面臨整頓,一些不合格的生產企業會被關停,市場空間會釋放出來一些,但到底有多大很難預測,藥用膠囊市場目前還處在供大于需的狀況。”
而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對于優質的生產企業而言,這將是一次市場擴容的機會。青海明膠、聯邦制藥等企業股市飄紅,已經將市場上的這種心理預期顯露出來。業內普遍認為,“問題膠囊”將開啟這個行業的整合之門。
“藥用膠囊行業進行整合的預期較大,但強度不大可能像商業領域的并購,集中度也不太可能迅速飆升,單個企業的市場份額占到大約10%~20%的可能性比較大。”謝寧寧認為,“一些手握大量資金、具有質量和技術優勢的上市公司將成為整合者。”
而藥用膠囊行業的并購不僅將指向同類企業,也將向上游的明膠生產企業延伸。除此之外,一些大型制藥企業為了確保膠囊質量安全并降低成本,也可能學習聯邦制藥收購金億膠囊廠,打造全產業鏈優勢。
“但一個行業的整合顯然不可能依靠一次突發事件去推動,靠企業自身去推動也是很難的,這需要政府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比如提高標準,盡量為優質企業展開并購提供可能和助力。”謝寧寧指出。(唐學良龍曉慶)
免責申明:米內網轉載上述內容,不表明證實其描述,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