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4/26 0:00:00 來源:
未知
中新網西安4月24日電
(張一辰)記者24日從陜西省政府獲悉,2011年,該省財政衛生投入達90.59億元較2007年的26.13億元增長3.47倍。其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引發關注。
隨著時代發展與人類疾病譜的改變,中醫藥學歷來所倡導以“治未病”為核心的防病養生概念越來越為民眾所重視,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學經典《神農本草經》所記載的365味中藥發展至今,中國已查明的中藥資源達12807種,居世界之首。由此,對有著數千年歷史的中醫藥而言,經驗的傳承尤顯重要。
據陜西省衛生廳數據顯示,2011年,陜西投資2.4億元用于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及設施條件的建設。2007-2011年,共安排中醫藥公共衛生能力項目789個,建設國家級中醫藥重點學科10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以上重點專科(專病)27個、農村中醫特色專科專病73個、建成國家級中醫藥示范社區2個、省級中醫藥示范社區5個。全省85%的鄉鎮衛生院和3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立中醫科。
陜西省中藥管理局局長范兵表示,目前,陜西主要以中醫藥院校教育和以老帶新的師徒傳承模式作為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途徑,但隨著中醫藥事業投入的增加及中醫醫院就診病患數量的上升,對中醫藥人才的“求大于供”成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瓶頸。
陜西地處中國內陸腹地,縱跨溫帶、暖溫帶與亞熱帶三個溫度帶七個氣候區,復雜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使三秦大地自古以來就有
“秦地無閑草”的美稱,境內多達3600多種的中草藥資源在國內排名前列,從遠古的岐伯、神農嘗百草,至
“藥王”孫思邈,歷代名醫輩出。民眾對中醫藥的認同感較強,也使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得到凸顯,為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