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5/4 0:00:00 來源:
未知
想買的藥,藥店不賣,卻另給開出一堆其他的藥,近日,市民王先生就遇到這樣的事。對此,業內人士透露,部分藥店推薦高利藥、提成藥,已是眼下藥品出售的“潛規則”。
昨日,市民王先生表示,最近嗓子疼還有點咳嗽,想買點潤喉片試試。不過,去了兩家藥店,說完癥狀后,藥店的營業員均表示,嗓子疼肯定是有炎癥,應該買點感冒藥、消炎藥、止咳藥,再加上含片。“只想買一盒含片,結果推薦了這么多的藥……”王先生覺得店員說的貌似在理,就表示再買盒頭孢,不過店員卻告知頭孢賣沒了,于是推薦了另一盒消炎藥。
對此,記者走訪我市多家藥店發現,當詢問某種藥品時,營業員普遍會按照要求拿藥,但同種藥的價格有的竟相差十幾元,而當有營業員推薦藥時,普遍都是同類藥中價格比較貴的,而且大都“臉生”。此外,很多藥店里的藥品擺放位置也很有說道,幾乎都是把價格高的藥品擺在明顯位置。
業內人士表示,很多藥店的營業員薪資都是由底薪加售藥提成組成的,所以店員普遍推薦提成高的藥。此外,一些藥品供貨商為了自家的藥銷量好,也都會背著藥店給營業員“送禮”,如推薦一盒藥的銷售提成在1—3元之間,而這些“不為人知”的費用,最終自然會被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業內人士提醒市民,購藥時同種藥最好多選幾個廠家的,而價格便宜的藥藥效并不“廉價”。此外,市民應提高對藥品的認識,不能盲目追求新藥或進口藥,最好先到醫院里咨詢醫生,對癥用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