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南京一位九旬老人過世后,家人整理遺物時發現老人還留有兩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寄存單,以及部分未消費保健品,總價值達91771元人民幣。老人留下的這些“遺產”中包含了大量打著“防癌、抗癌”旗號的保健品。一時間,防癌抗癌保健品引發了大家的關注。記者走訪市場后發現,不少保健品在宣傳推介中都自稱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對此,多位專家以及院士指出,“保健品抗癌”不可靠,目前為止,針對人類而言,尚無醫學對照研究證實某種保健品能防癌。
市場調查
頭宣傳肆意誤導消費者
近日,記者走訪部分
藥店發現,保健品中聲稱“抗癌”的產品真不少。
日前,當記者走進角門附近的一家藥店,問及有沒有“抗癌”類的保健品時,銷售人員立即向記者推薦了一款靈芝破壁孢子粉,并拿出一本宣傳冊翻給記者看,宣稱該產品具有抗癌功能。記者從該產品宣傳冊中看到,文中介紹說“靈芝孢子粉對多種腫瘤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不過記者留意到,該產品的包裝說明上并沒有標示具有抗癌功效,只是標示適宜腫瘤患者手術后增強體質、改善癥狀。
在另一家藥店里,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的抗癌保健品是某品牌的紅景天軟膠囊,并告知該產品銷量非常好。該人士同樣拿出一本產品宣傳冊給記者看,宣傳冊里稱,該產品富含的紅景天苷成分對多種腫瘤的生長及癌細胞的轉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然而產品包裝說明上卻是——“緩解疲勞”功效。適宜人群僅僅是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都市工作族;乏力、嗜睡、易疲勞者;需要預防高原反應的人群;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的人群。并未包含腫瘤患者。
在網購平臺上,“抗癌保健品”銷售也十分火爆。記者在淘寶網的商品搜索欄里輸入“抗癌保健品”關鍵詞,搜出的產品有660余條,其中包括靈芝破壁孢子粉、番茄紅素、螺旋藻精片、防癌抗自由基組合、紅景天軟膠囊、鯊魚軟骨素片等等。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記者注意到,有些保健品甚至打出抗癌有效率可達90%以上的、能精確殺傷癌細胞、提高免疫水平、有效縮小腫瘤防止復發和轉移等宣傳字眼。
記者走訪了北京兩家腫瘤醫院。在醫院病區內外,有一些散發抗癌產品小廣告的“推銷員”。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很多久治不愈的癌癥病人,都選擇多種方法的綜合治療,很少病人愿意用單一方法甚至單一藥物治療。面對眾多的保健品或食品,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配合醫院所開
藥品同時食用。
審批和宣傳內容大相徑庭
這些打著“抗癌”旗號的保健品是否可信?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進行了查詢。然而,一些號稱能防癌抗癌的保健品,記者在官網上輸入名稱后并沒有查到相關信息。
同時,有一些保健品宣傳的信息,和國家藥監局批準的信息大相徑庭。記者從一家銷售某品牌角鯊烯軟膠囊的網店里看到,該產品名稱中標出“抗癌”功能,同時在保健品說明中也提到“角鯊烯是唯一被確認有防治腫瘤作用,并被廣泛用于腫瘤病人的藥物”。然而記者從國家食藥監官網上查詢上述品牌產品,卻發現保健功能是“耐缺氧”,與“防癌、抗癌”根本沒關聯。
此外,記者發現,部分產品在包裝說明里并沒有標示“抗癌”功效,但在銷售宣傳時,卻會對其主要成分進行介紹,而介紹的重點就包括“抗癌”功能。
我國對
保健食品功能范圍的相關規定,其中提到“保健食品功能定位應為調節機體功能,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因素,針對特定人群,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據廣東省營養學會副秘書長朱惠蓮教授介紹,在我國允許使用的保健食品18項功能里,并沒有抗癌、防癌功能,只有抗氧化、輔助降血脂、降低血糖,有助于改善睡眠等,保健食品也只能按國家規定的功能來進行標示,不能超過這些范圍。在我國對保健品功能規范的規定中,沒有“防癌、抗癌”功效,在食品營養標簽標識規范里,也明確規定“不得標示預防疾病的功能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