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5/23 0:00:00 來源:
未知
作為綜合試點的唯一一所醫院,友誼醫院將首次試設“醫事服務費”。該項費用納入醫保,個人按醫師職級支付2元到60元不等。非醫保患者支付42到100元不等。醫院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全部取消。(5月19日《新京報》)
應該說,北京公立醫院的這次醫改是針對公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痼疾而來的,針對的就是“以藥養醫”、號販子等等輿論熱點。但是,良好的初衷能不能換來公眾的滿意,能否在全國推開,恐怕都還有待觀察。
看上去,這次醫改取消了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但由于改為醫事服務費,理論上,對北京當地的患者每次看病可以節約11.45元,對外地患者連這十來塊錢也省不下來。其實,在看一個感冒,往往就得好幾百塊的今天,這十來塊錢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倒是取消藥品加成15%的思路,其“理論依據”,即取消“以藥養醫”,我以為是對頭的。畢竟公立醫院,不是賺錢的醫院,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即可。
不過,我從《新京報》的報道中并沒有看到對醫生開方提成的限制性機制,如果沒有有力的約束機制,那看病貴的痼疾恐怕仍舊難以緩解。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孫彥表示,雖然改革令醫保基金的支出增加,但同時“醫藥分開”的舉措切斷了以藥養醫的利益鏈,醫生不再有開“大處方”的動力,醫院的用藥將會更趨于合理,就會有利于醫保基金的結余。理論上講,孫副局長的觀點是成立的。但醫生不從醫院拿藥品加成的獎勵了,是不是就不拿醫藥代表的提成了呢,而后者才是醫生灰色收入的大頭,也是看病貴的重要源頭。
我沒有到友誼醫院看過病,不便妄言,但我們不能不承認,醫生從醫藥代表那兒領“開方提成”是禍及全國的普遍現象,這從媒體近年來的不斷報道就可以略見一斑。有人曾找我推銷一種老字號膏藥,全國的醫保都可以報銷,本省進醫院的價格是20元,加成后是23元,但給醫生的是醫院處方價的30%,扣除各路打點,我如果去做這個“醫藥代表”,每張膏藥最多賺2元。據我了解,其他一些“看上去很美”的藥品,大都存在類似的利益鏈。這條利益鏈不斬斷,單是取消醫院加成的那區區一成五,能緩解看病貴,能降低醫生開大處方的動力嗎?
可以說,在“以藥養醫”這條利益鏈上,我們不能只看到擺在明處的“養醫院”,更要看到放在暗處的“養醫生”。但愿友誼醫院的試點及隨后首都幾家大醫院的試點能為全國的公立醫院從根本上斬斷利益鏈趟出一條路來。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