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飯?用兒童裝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相信這則廣告大家不會陌生,然而近日,其卻因涉及虛假宣傳被上海工商部門曝光。廣告中宣稱江中牌兒童健胃消食片有“每天賣出71萬盒”的銷量,經工商部門調查,這一數據與事實嚴重不符,屬于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據了解,這并不是江中集團因廣告而首次陷入“信任門”,早在2009年,江中旗下初元營養液就因涉虛假宣傳被質疑。
“日銷71萬盒”?
網友戲稱“吹牛不上稅”
近日,上海工商部門發布2012年第一號虛假違法廣告公告,集中曝光了涉及食品、
藥品、保健用品、收藏品、餐飲、醫療、留學中介等多個民生熱點領域12則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其中,江西江中
醫藥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廣告宣稱,其產品“江中牌兒童健胃消食片”的銷量為“每天賣出71萬盒”。經工商部門調查,這一數字與事實嚴重不符,屬于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消息一經曝光立即在網絡上產生了不小的反響,不少消費者對江中制藥的誠信表示質疑,“銷量還作假,太不誠信了”,也有網友戲謔稱其“吹牛不上稅”,“這消食片連起來能繞地球幾圈啊?”
那么,江中牌兒童健胃消食片的真實銷量是多少?為何廠商會捏造一個虛假的銷售數字呢?記者多次連線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廠商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但多個號碼一直無人接聽。
吹牛或為“更好賣”
藥品廣告不得涉及銷量
“用銷量說話是廣告中常用的一個手法,由于數字是個精確的概念,能夠自然而然地說明問題,有說服力。”一位廣告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消費者普遍有從眾心理,會對銷量好的商品產生信賴從而購買。”他表示,在廣告業中這樣夸張數量的現象并不是個例,有些
企業會在數據上打擦邊球,“而這并不誠信”他坦誠地說。
記者注意到,“用銷量說話”被很多廣告所采用,除江中藥業的廣告外,如“優卡丹一年銷售8億袋”、“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7億多杯,杯子連起來繞地球兩圈”等以數字為宣傳點的廣告都為大眾所熟悉,那么,對于這些數字我國是如何監管的呢?
北京市天依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張生貴表示,我國對于廣告的監管歸工商行政部門進行管理,而根據相關
法規,藥品等產品的廣告中如涉及其銷量,或出現“第一”、“領先”等字眼均不合規,屬于誤導消費者。記者在北京市工商局東城工商分局廣告科了解到,包括OTC(非處方藥)在內的藥品廣告是不能涉及任何銷量數據的,而食品等其他產品若在廣告中體現銷量也需各地工商部門核查后才能發布。晨報記者邵瑞琳
短評
銷量作假還過得去?
“每天賣出71萬盒”是假的!近日,江中兒童裝健胃消食片被曝虛假廣告的消息又把人們的視線拉到廣告的真實性上,但是在一些議論中有關“銷量作假還過得去”的言論實在該引起我們的注意。虛假廣告也分三六九等嗎?銷量作假不比效果作假、成分作假嚴重嗎?對于特別應謹慎對待的食品、藥品廣告我們的心理防線仿佛已經降低到“只要不吃死人就可以”的地步了,是什么讓我們這樣“寬容”?
有一則有關虛假廣告的新聞讓我記憶猶新:去年8月,英國廣告標準局對歐萊雅旗下的美寶蓮和蘭蔻品牌的兩個平面廣告發布禁令,理由是這兩個廣告在后期制作的時候有意美化模特,誤導消費者。記得跟一個朋友說起這件事,朋友反問道:“這太嚴了吧,撂咱們這兒還不得禁一大片啊!”這樣的新聞讓我們頗為感慨,因為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廣告實在太多了:洗發水模特的頭發“星般”閃亮,
化妝品模特的皮膚“玉般”剔透,動輒“風靡全球”、受“全亞洲消費者追捧”。雖然我國的法律也要求廣告必須“真實”,但我們不覺得這有什么。
站在商業誠信和消費者權利的角度上,無論假在產品、功效還是銷量,虛假廣告是不分三六九等的,誠信沒有五十步笑百步,哪怕是偏離真實一步,就已經質變了。邵瑞琳
那些“拿數字說事兒”的廣告們
優卡丹“一年銷售8億袋”
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7億多杯,杯子連起來繞地球兩圈”
蘭蔻小黑瓶精華肌底液“風靡全球No.1基因保養圣品”
美寶蓮密扇睫毛膏“全球銷量No.1”
SKII神仙水“14天達到晶瑩剔透肌膚”
百合網“1.8億單身男女的實名制婚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