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6/26 0:00:00 來源:
未知
各位記者朋友: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很高興再次和大家見面,通報2012年1-5月我國商務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沈丹陽】:一、關于國內市場運行情況
當前我國商品市場運行較為平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163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5月份市場運行特點如下:
一是汽車、居住類商品需求回暖。5月份,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住類、行類商品銷售同比分別增長4.1%和8.2%,增速分別比4月份加快0.9和9.3個百分點。其中,建筑及裝潢材料銷售增長7.2%,比4月份加快5個百分點。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6.0%,創近一年來新高。
二是保值類商品銷售加快增長。5月份,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金銀珠寶銷售額增長15.5%,比4月份加快9.6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加快增長。
三是食用農產品價格總體繼續下降。據商務部監測,隨著露天蔬菜上市量增加,蔬菜價格已連續七周下行,上周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1.7%,在收儲政策作用下,豬肉價格結束春節后持續下行走勢,近期出現反彈上漲,上周豬肉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7%;受市場供給量減少,需求增加及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動,糧油、水產品等價格穩中有漲,小包裝面粉、小包裝大米零售價格均與前一周持平,花生油零售價格分別比前一周上漲0.3%,水產品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7%。
【沈丹陽】:二、關于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1-5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510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7%。其中,出口7744億美元,增長8.7%;進口7364.9億美元,增長6.7%;累計貿易順差為379.1億美元。5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435.8億美元,增長14.1%,單月進出口規模刷新去年11月創下的3341.1億美元的歷史紀錄。
與新興市場進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與美國進出口增長恢復明顯。1-5月,與俄羅斯和巴西雙邊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4.4%和10.9%,與東盟雙邊貿易同比增長9.2%,中美雙邊貿易同比增長12%,中歐、中日雙邊貿易同比分別增長1.3%和0.4%。
中西部地區出口繼續呈現良好增長態勢,東部地區出口增幅上升。1-5月,西、中、東部地區出口分別增長56.3%、25.1%和5.2%。重慶和河南的出口增速分別為2.3倍和1.1倍,四川、江西和廣西的出口增速分別為78.7%、57.2%和22.7%。廣東出口同比增長6.9%,福建出口同比增長9.3%。
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加快,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平穩。1-5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4478.8億美元,增長9.9%,較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高1.2個百分點,占同期出口總值的57.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1794.6億美元,增長6.7%;機械設備出口1485億美元,增長12.1%。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較為平穩,其中,服裝出口525.7億美元,增長2.5%;紡織品出口380.7億美元,增長1.4%;鞋類出口164.2億美元,增長8.5%。
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平穩,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速較低。1-5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015.7億美元,增長8.8%。其中出口3718.3億美元,增長9.8%;進口4297.4億美元,增長8%。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5302.3億美元,增長4.4%。其中出口3404.4億美元,增長6.3%;進口1897.9億美元,增長1.3%。
【沈丹陽】:三、關于吸收外資情況
1-5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9261家,同比下降12.1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1.1億美元,同比下降1.91%。5月當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245家,同比下降6.1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2.29億美元,同比增長0.05%。1-5月吸收外資特點如下:
一是美國對華投資保持增長,亞洲國家/地區相對穩定,歐洲降幅縮窄。1-5月,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2.89億美元,同比增長0.29%。亞洲十國/地區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406.56億美元,同比下降1.41%。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7.81億美元,同比下降5.06%,降幅比前4個月縮窄23個百分點。
二是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較快。1-5月,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8.59億美元,同比增長9.2%,占全國總額的8.19%。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01.98億美元,同比下降1.49%,占全國總額的85.33%。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0.53億美元,同比下降17.19%,占全國總額的6.48%。
三是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占比繼續上升。1-5月,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88億美元,占同期全國總量的1.46%;
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1.76億美元,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4.95%;
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1.05億美元,占同期全國總量的比重上升到46.92%。
四是單月實際使用外資連降6月后實現增長。5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2.29億美元,同比增長0.05%,是我國單月使用外資連續6個月同比下降之后首次實現增長。
【沈丹陽】:四、關于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
對外直接投資。1-5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的170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85.2億美元,同比增長40.2%。其中,通過并購方式實現的直接投資112億美元,占我國同期投資總額的39.3%。對中國香港、美國、歐盟、俄羅斯投資實現兩位數的較快增長,增幅分別為50.9%、45.9%、23.6%和22.5%。地方對外直接投資98.4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34.5%,同比增長51.4%,高于全國增幅11個百分點。截至5月底,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506億美元。
對外承包工程。1-5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366.6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其中5月當月完成營業額75.5億美元,同比增長1.8%;新簽合同額438.6億美元,同比下降21.7%,其中5月當月新簽合同額85.3億美元,同比下降30.8%。截至2012年5月底,我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885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757億美元。
對外勞務合作。1-5月,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17.6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7萬人,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勞務9.1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8.5萬人。5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82.7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4.4萬人。
【沈丹陽】:五、關于服務外包情況
一是服務外包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據商務部服貿司統計,今年1-5月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45769份,合同金額200.1億美元,同比增長52.4%,執行金額145.9億美元,同比增長49%。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37.6億美元,同比增長45.6%,執行金額102.3億美元,同比增長51%。
二是外包業務向高端拓展趨勢明顯。1-5月,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占比分別為59.9%、14.3%和25.8%,其中KPO業務占比逐漸提升,較2011年底增加2個百分點,反映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正逐步從產業鏈的中低端向生物醫藥研發、金融后臺、技術研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等高端業務拓展。
三是服務外包業務以美歐日為主要市場。1-5月我國承接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外包執行額分別為27.3億美元、18.5億美元和13.8億美元,占總執行額的26.7%、18.1%和13.5%。
四是服務外包企業規模快速擴張,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1-5月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248家,新增從業人員29萬人,其中大學畢業生17.1萬人。截至2012年5月,全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18187家,從業人員347萬人,其中大學以上學歷240萬人。
【沈丹陽】:六、 關于香港回歸15年來內地與香港經貿合作情況
香港與內地經貿關系更加密切
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也是內地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市場。
一是兩地貿易往來更加密切。據海關統計,2011年內地與香港貿易額為2835.2億美元,比1996年的407.3億美元增長596.1%。特別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內地對原產于香港的產品全部實行零關稅,內地與香港在貨物貿易領域已經全面實現了自由化。
二是香港赴內地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2年5月底,內地累計批準港資項目34.06萬個,比截至1996年底的16.25萬個增加了17.8萬個;實際利用港資5537.67億美元,
比截至1996年底的992.95億美元增加了4544.72億美元。
三是內地赴香港直接投資大幅增加。截至2010年底,內地在港投資設立直接投資企業4200多家,累計投資凈額1990.6億美元,占內地對外投資總額的62.8%。
商務部積極采取措施促進兩地經貿交流
一是幫助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三個中心的地位。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人民幣赴內地直接投資,幫助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積極支持香港參與多邊和區域經濟合作,
推動香港加入中國-東盟自貿區。充分發揮香港在金融、法律 、會計及投資咨詢等服務方面的優勢,推動兩地企業聯合“走出去”。
二是做好對香港農副產品和重要物資的保障供應工作。目前香港市場活豬95%、活牛100%、活雞33%、河鮮產品100%、蔬菜90%、面粉70%以上由內地供應。內地采取積極措施,保障供港糧食及糧食制粉和天然砂等重要物資供應。
三是支持在內地的港資加工貿易企業穩定發展和轉型升級。兩地加工貿易額從2000年的378.1億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1989.2億美元,增長了4.3倍。商務部與特區政府建立政策聯動機制,重視征求特區政府和工商界意見,增強政策的合理性和可預見性。同時,及時調整加工貿易政策,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幫助港資企業應對金融危機。
CEPA的補充完善推進了內地與香港經貿自由化進程
通過不斷地補充和完善,CEPA及其8個補充協議已經形成了內地對香港較為系統的開放體系。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標準,在貨物貿易領域內地與香港已經全面實現了自由化,即內地自2006年1月1日起對原產于香港的產品全部實行零關稅;在服務貿易領域內地逐步擴大開放,對香港開放領域達到47個,優惠措施累計301項,按照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分類標準,內地通過CEPA對香港服務貿易的開放部門已經達到148個,占世界貿易組織分類的160個服務貿易部門總量的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