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公告,公司與太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太景醫藥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技術授權及合作協議》,向太景生物購買其新藥“奈諾沙星”在中國境內的專利權獨占許可和相關新藥技術,協議期限20年。
“在未來幾年,浙江醫藥生命營養品將穩定增長、特色原料藥和制劑將快速發展,最終達到雙輪驅動的目標,預計‘十二五’期末公司將實現生命營養品和醫藥產品均衡發展的格局。”浙江醫藥副董事長張國鈞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收購奈諾沙星專利這一舉措正是公司規劃中的重要一步。而此次非公開發行的三大募投項目——生命營養類產品、按國際規范建設的原料藥產品項目及制劑出口基地項目的順利達產,將使自產原料藥及制劑成為公司業績增長點,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重要保障。
新藥上市步伐將加快
根據公告,新藥“奈諾沙星”在美國處于phaseⅡ臨床研究階段,在中國口服與注射劑型產品分別處于Ⅲ期和Ⅱ期臨床試驗階段,相關技術也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取得專利保護。
浙江醫藥作為國家喹諾酮類藥物和抗耐藥抗生素產品的重要生產銷售基地,具有生產和營銷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專業優勢。奈諾沙星未來作為喹諾酮類藥物的高端產品,將與公司現有喹諾酮類藥物和抗耐藥抗生素產品形成良性優勢互補,豐富公司高端抗生素類產品群。一旦獲準上市將具有較長的獨占期,如能充分發揮公司原喹諾酮藥品市場的渠道優勢,有望為公司創造可觀的收益。
據了解,包括奈諾沙星在內,浙江醫藥目前有4個原創新藥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其中,自主研發的國家一類抗感染新藥鹽酸昌欣沙星和抗腫瘤靶向新藥甲磺酸普喹替尼一期臨床試驗已經結束,正在申報二期臨床;公司控股的浙江森邁公司引進 MediciNova公司的創新哮喘治療性藥物MN221,臨床前的申報資料已基本完成,MN221在美國已完成二期B臨床試驗。此外,公司還有30多個各種類別新藥處于不同研發階段。有研究報告顯示,新藥上市將是公司未來從原料藥向制劑,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型的重要催化劑。
原料藥及制劑是未來增長動力
張國鈞告訴記者,目前合成VE是公司的第一大產品,占公司主營收入約50%。為減少公司盈利對合成VE的依賴性,浙江醫藥近年來一直在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左氧氟沙星、鹽酸萬古霉素、替考拉寧等醫藥原料藥和制劑產品銷售均保持快速增長,對收入、利潤的貢獻逐年增大。自產原料藥和制劑業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業績增長的動力,兩者的協同發展,將進一步加快公司的轉型升級。
據介紹,2010年全球左氧氟沙星原料藥需求量超過2200噸,由于場地限制,浙江醫藥左氧氟沙星原料藥產能受限制,目前生產的左氧氟沙星原料藥基本都用于“來立信”制劑的生產以獲得更高利潤,僅有少量的原料藥出口到國際規范市場。此次募投項目——按國際規范建設的原料藥產品項目擴產后,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國外高端規范市場,售價為非規范市場的近3倍,銷量有望翻倍增長。
鹽酸萬古霉素原料藥市場年需求約為100噸,每年增長10%,公司與Hospira(全球第四大仿制藥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預計到2013年鹽酸萬古霉素原料藥將新增40噸的銷量,居全球第二位。公司原料藥的另一主要品種——替考拉寧,產品主要銷往非規范市場。為達到出口歐盟標準,公司正在調整生產工藝,目前已解決原料藥組分與原創藥物不一致的問題,預計2012年完成規范市場注冊,2013年將開始商業化銷售,進入規范市場將帶動公司替考拉寧原料藥銷量快速增長。此外,本芴醇、蒿甲醚的銷量今年也將實現快速增長。
對于浙江醫藥的未來,張國鈞很有信心,他表示,到2014年,募投項目將完全釋放產能和效益,到下一個五年規劃,創新藥物將有望為浙江醫藥創造不菲的收益。浙江醫藥將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以生命營養品和特色原料藥及制劑為雙輪驅動,堅持“質量標準化、管理國際化、科研原創化、資本市場化”的方針,集中做主業,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