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6/28 0:00:00 來源:
未知
長期以來處在“碎片化”狀態的社保制度,有望在“十二五”實現“大一統”。
昨日(6月27日),國務院向各省市、自治區批轉了由人社部、發改委和財政部等六部門共同制定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未來5年社保發展定下了基調。
綱要在分析發展環境時特別指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加強制度整合、銜接和推進管理服務一體化的要求日趨緊迫,難度不斷提高。”
基于此,未來5年要進一步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制度的整合和城鄉銜接,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社保銜接辦法等。”
重點破除社保體系碎片化
事實上,長期以來社保的“碎片化”,導致了不同覆蓋人群出現了不同的待遇。
記者梳理后發現,單就養老保險制度而言,全國共有4套不同的養老保障制度:即機關和事業單位退休金制度、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以及新農保。
再以農村養老體系為例,有計劃生育夫婦養老保險、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村干部養老保險、老年津貼制度、農村五保戶制度、優撫制度和城市孤寡
老人福利制度等。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早前稱,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總體上處于一種“碎片化”狀態,過度分割、雜亂無章、漏洞巨大。
對此綱要提出,要推進制度整合和城鄉銜接,促進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制定城鄉社會保險制度銜接辦法,實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統一經辦管理。
同時,探索整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職能和經辦資源,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
綱要指出,要全面實施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落實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實現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在各地互認,累計合并計算。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完善異地就醫管理服務,探索建立參保地委托就醫地進行管理的協作機制。統一社會保險信息管理
標準,實現相關信息指標體系和編碼體系全國統一,方便全國范圍信息交換,適應人員流動需要。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
對于目前社保領域內存在的問題,綱要指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城鄉社會保障發展還不平衡,廣大農村地區社會保障發展嚴重滯后。”
同時,城鄉間、不同群體間社會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較大,矛盾比較突出;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大部分空賬運行,社會保障長期資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壓力加大。
綱要還指出,目前社會保險統籌層次低,信息化建設發展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必須研究采取相應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保障人群實現基本覆蓋。
“十二五”期末,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57億人,其中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到3.07億人;新農保參保人數達到4.5億人。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在2010年基礎上提高3個百分點。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億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億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5億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而在保障水平方面,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在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5%左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門診統籌覆蓋所有統籌地區,穩步推進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