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6/29 0:00:00 來源:
未知
國務院日前批轉了《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這一規劃出臺有什么意義,其實施對老百姓有哪些好處,如何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當前社保工作還有哪些不足?新華社記者就這些問題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問:制訂社會保障的專項規劃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答:《社保規劃》是社會保障領域第一個國家級專項規劃,它的制訂頒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也說明社會保障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處于越來越重要位置。
《社保規劃》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行了全方位、系統化的布局和謀劃——不僅覆蓋城鎮,而且覆蓋農村;不僅突出制度建設,而且強調經辦管理服務;不僅明確中央責任,而且給予地方政策指導;不僅指出發展方向,而且提出保障措施。這種科學性、系統性是其他文件形式很難做到的。
問:《社保規劃》確定了“十二五”期間哪些工作任務?這些任務完成后對老百姓會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答:《社保規劃》確定了“十二五”期間6個方面任務。第一是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基本解決制度缺失問題。包括健全養老保險制度,完善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制度體系,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保障政策,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大力發展補充保險等。制度體系基本完備后,就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群體的社會保障需求。
第二是加快城鄉統籌,穩步推進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務一體化建設。包括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統籌層次,切實做好社會保險關系轉移工作。實現了這方面目標,參保群眾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制度流動,社保關系銜接不上、轉移不暢的問題就可以逐步緩解。
第三是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保障人群實現基本覆蓋。完成了這方面任務,實現全體人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目標就可以大大跨進一步。
第四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水平,縮小城鄉、區域、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距。這些計劃得以落實,社會公平將更加彰顯,廣大人民群眾得以更好地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
第五是建立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福利和慈善事業。這將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保底層”更加牢固。
第六是加強社會保障管理與監督,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這將使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安全穩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保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