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3 13:44:04 來源:
未知
膠囊作為藥用包材,實際價值很低。京豐制藥總經理陳成龍介紹:“好的膠囊大概1到2分錢一粒,差的就只要幾厘。”但就是這幾厘的價格,或許是一些品種的生死線。
以最普通的氨咖黃敏膠囊為例,由于價格低廉,一板10粒的藥品售價不到1元。“2分錢的膠囊,能占到該藥20%以上的成本。”
“大企業在進料的時候失控可能是原因之一,部分采購人員以次充好,企業管理失察,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有關藥企人士表示。
蜀中制藥的例子或許能說明這一點。2006年10月份,蜀中自己的空心膠囊生產車間正式投產,這是國內首家自供膠囊的企業,年產空心膠囊70億粒,全部用于蜀中產阿莫西林等普藥產品。
蜀中制藥董事長安好義曾表示:“50粒的阿莫西林,蜀中除了原料之外的成本可以降到6毛錢,而很多企業可能要9毛錢。自建膠囊廠能把膠囊劑的生產成本至少降低20%。”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次蜀中兩大膠囊劑產品上榜,鉻含量分別超標30%和70%。“以超標含量看,蜀中可能在正規原料中摻入了部分制革廢皮。如果不是主觀故意,那就只能說明企業的內部管理有問題。”
涉毒膠囊藥企可能不止9家
對于涉事企業的解釋,有業內同行表示不認同。
“膠囊分為腸溶和胃溶的,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崩解,這些都是有要求的,不是隨便做的,所以藥用膠囊什么價位就是什么貨,藥企肯定心知肚明。”四川一家藥企的市場部總監告訴記者,“說白了,企業就是想降低成本,用好的膠囊和用劣質膠囊,一盒藥的成本就相差0.1元-0.2元,這0.2元對于藥品,尤其是對于價格十分低廉的基本藥物來說,利潤是可觀的。”
而對于企業的“2000版藥典不要求檢鉻含量”的說法,上述人士也認為解釋不通。中國醫藥包裝協會在2007年就曾制定過明膠空心膠囊的協會標準(YBX-2000-2007),上面就參照了標準《食品添加劑明膠》(GB6783-1994)的規定,明確表示:“為了限制使用劣質皮革制取的明膠生產膠囊特制定鉻含量指標。指標規定為不得超過2mg/kg。”而且還列明了詳細的檢測方法。
上述人士坦言,使用劣質膠囊的藥企在全國還有不少,遠不止9家,“但那肯定不是主流,大部分企業還是很正規的。”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