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13 13:26:20 來源:
未知
VC巨頭低產能內部起哄自釀壟斷困局2012年07月13日09:24中國證券報作者:劉國鋒
“對于維生素C這一利潤微薄甚至虧損的領域,我們很多同行已經放棄了研究。”一位券商醫藥行業研究員這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如今,VC產業由于一場持續7年的跨國訴訟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針對“因涉嫌操縱價格在美受審”的市場消息,東北制藥(000597)、華北制藥(600812)等企業7月12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相關部門和控股股東已協調處理,目前難以預計訴訟結果,以及對企業的影響。這些公司在近年來已加快業務轉型,以擺脫對原料藥業務的過度依賴。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西藥部副主任曹鋼12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國內原料藥產能過剩現象明顯,VC產量超出全球需求量。目前中國VC原料藥產能達20多萬噸,全球需求約12萬噸。這對產業的升級提出了新課題。
低端產能內部“起哄”
石藥集團人士向記者表示,東北制藥、華北制藥、石藥集團、江山制藥和魯維制藥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五大VC制造企業,五家企業VC總產能達到12萬噸,約占國內VC行業產能的66.67%,接近全球每年12萬噸的需求量,占據國際市場最高份額。
不過,份額優勢并沒有給它們帶來價格方面的話語權。2008年7月,VC原料藥價格最高達到140元/千克,此后四年來價格一路下滑,至2012年二季度,出口價格不到30元/千克,行業發展面臨的過度競爭困局逐漸凸顯。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VC行業高速發展時期,大量社會資本涌入,然而新建產能或新投產的企業在國際市場缺少訂單,產品大量出產后便以低價爭奪訂單,導致國內VC原料藥出口不斷惡化。
“從行業國際競爭力建設的角度而言,低端產能的惡性競爭相當于VC行業的內部起哄,導致行業發展逐漸進入困境。”上述醫藥行業研究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據介紹,2011年,國內五大原料藥巨頭產能開工率均大幅低于設計年產能,且低于一些小企業的開工率。目前,國內小型VC企業設計年產能2萬噸以上,實際開工產能為2萬噸左右。在小型企業的惡性競爭下,五大VC原料藥巨頭苦不堪言。2011年以來,東北制藥、華北制藥兩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也不斷下滑。
歷時7年的“壟斷”紛爭
華北制藥人士12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該“涉嫌操縱價格”的訴訟由來已久,主要是公司下屬子公司河北維爾康藥業有限公司在美國涉及反壟斷集團訴訟一事。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2005年6月1日,華北制藥旗下維爾康藥業收到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法院的反壟斷集團訴訟傳票及訴狀等相關訴訟文件。反壟斷起訴人訴稱中國若干VC生產商從2001年12月開始共謀控制出口到美國和世界各地的VC的價格及數量,觸犯了反壟斷法。華北制藥及維爾康藥業認為該反壟斷訴訟毫無根據。維爾康公司聘請了美國高特兄弟律師事務所就指控進行抗辯。
一位熟知該訴訟的醫藥行業研究員12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自從世界兩大VC巨頭瑞士羅氏公司和日本武田公司因成本、價格和環境壓力退出VC行業后,國內VC生產巨頭在美國遭遇的訴訟便不間斷。
上一頁12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