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16 13:34:56 來源:
未知
作者:董育雄 馮凱 7月12日上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理查德-羅伯茨博士,在中南醫院舉行了一場以“我為什么熱愛細菌”為主題的講座。他認為細菌無處不在,人類生存離不開細菌,學會與細菌和平共處,濫用抗生素無異于自殺。
理查德-羅伯茨(Richard Roberts)博士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因在1977年發現了分裂基因和mRNA剪接,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醫學獎。羅伯茨博士介紹,細菌這種人類無法用肉眼看到的生物,組成了這個星球上最大的部分,它們無處不在——海洋里,土地上,深層土壤中,以及人類身體上。如果沒有它們,人們將無法生存。99%以上的細菌對人類都是有益無害的,真正危害人體健康的只要少數幾類細菌。
羅伯茨博士說,人體內的細菌細胞與人體細胞的比例約為10:1,人體代謝、生長發育等過程都離不開細菌,許多細菌擁有的基因可以幫助形成人體無法自己產生的有益復合物,有些細菌則會幫助訓練人體不要對外部威脅反應過度。細菌只有在人體內環境或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他表示,就拿幽門螺桿菌來說,它可以引起胃潰瘍和胃癌,讓許多人對它談之色變,極力消滅,殊不知它有防治哮喘的作用。在歐美人群中,體內的幽門螺桿菌比較少,所以歐美國家哮喘發病人群非常多,而在中國由于體內幽門螺桿菌比較多,得哮喘的非常少,但胃病患者比較多。
聽說中國存在濫用抗生素的現象,羅伯茨博士認為濫用抗生素后果非常嚴重,全世界每天都有人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死亡。濫用抗生素會產生細菌耐藥,嚴重者導致最終無抗生素可用。去年世界范圍內出現的“超級細菌”,就是發生多重耐藥或泛耐藥的細菌。濫用抗生素還會對人體有益細菌的破壞,可能導致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紊亂。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