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25 13:39:15 來源:
未知
印菲或將成為下一波的醫藥外包熱點2012年07月20日09:47醫藥經濟報作者:王迪
國外機構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已經被認為是下一個新興醫藥外包的熱點市場。
這項由市場調研機構GBI Research公司所做的分析指出,這兩個國家近年來已經進入到全球前20位人口最多國家的行列。然而,由于兩地區缺乏合同研究組織(CRO)的活動,“巨大的”患者人群仍未得到開發。
政府有所動作
迄今為止,在這兩個國家,合同生產組織(CMO)的經營活動也基本上沒有飽和,這主要是因為生產商面臨著監管上的困境,立法環境也不太有利,尤其是在印尼,外國制藥公司要在當地開展經營活動并獲得藥品許可證,就必須要在當地建立生產設施。
但這項研究指出,現在,這兩個國家的醫藥制造業建設已經卓有成效、并取得了潛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兩國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外包商。
在兩國政府的改革清單上,解決假藥問題位居前列。根據美國FDA和菲律賓藥劑師協會提供的數據,印尼的假藥價值達到8.816億美元,而在菲律賓銷售的全部藥品中,假藥占據了30%的份額。
目前,兩國正在對國內知識產權(IPR)缺乏有效的監督執法的現狀進行修正。印尼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允許外資擁有制藥公司100%的所有權,從而提升國內制造業的產量和價值,推動工廠達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標準。
菲律賓正在與美國合作解決這個問題。GBI Research公司分析師Prachi Saxena表示,美國一直在鼓勵菲律賓不斷努力,以解決司法體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建議設立專門的IPR法庭,使得知識產權持有人有可靠的追訴途徑,起訴行動可以有效地向前推進,而不至于被耽擱。
然而,研究報告指出,對研究部門來說,缺乏研究預算一直是個主要的障礙。兩個國家根本就沒有資金注入研究項目,而隨著在該地區從事試驗的公司越來越多,將推動醫藥行業的發展,并確保西方監管標準落到實處。“為了滿足最新的行業標準,兩國需要足夠的科研經費用于對更多的醫藥科學家開展培訓。”
法律體系變革
除了目前正在實施的行動以外,報告承認,如果希望西方公司將更多的業務外包給這兩個國家,那么,兩國必須對法律體系進行廣泛的改革。
Saxena表示,目前,外國制藥公司要在印尼開展經營業務并取得藥品許可證,就必須在當地設立生產基地。然而,有跡象表明,對海外廠商投資于印尼制藥行業的有關限制性規定,印尼政府正計劃予以取消。
外國制藥公司可以通過與本地生產商進行合作,獲得在印尼的經營權和藥品許可證。尤其是印尼醫藥市場各自為戰的特性,將進一步鼓勵這種合作關系。
報告還指出,菲律賓有關醫療設施所有權的法律也必須按計劃改變,因為該國不允許外資擁有股權。
外國公民也許可以作為醫療服務的提供者,但是,如果外國專業人員想要以公司形式開展業務,那么,外資所擁有該公司的股份必須限制為40%。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