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7/25 13:44:36 來源:
未知
北京遭遇六十年不遇暴雨,雨災爆發,行人被困。北京這座現代化都市,遭此暴雨蹂躪之后,雖有人員傷亡,但各部門積極應對,已經開始了一場救災活動。
大雨過境,不少藝人明星轉發北京市民求救微博,藝人陳羽凡,導演高群書等開車拉人,北京交警,環衛工人為了路人安全所做的事情也令網友感動。
昨日下午3時許,房山應急指揮中心,區長祁紅介紹“7·21”特大暴雨情況。災情讓他多次動容,他說:“作為區長,對不起大家。”
已有媒體報道,北京市政府撥款1億元用于轉移安置受災者,2000官兵參與搶險。
······
所有的一切,都證明北京在遭此暴雨之后,迅速的站了起來。
然而,筆者發現,大家在網絡上討論的問題都是現象描述、親身經歷、成因分析、應急救災、大愛無疆、考驗過關等等,災后防疫的問題很少提到。筆者搜索了資料,盡管不能用數據證明暴雨或洪災之后一定有瘟疫發生,但是,科學事實證明,暴雨洗劫了下水道,臭水溝,垃圾場,戶外廁所等臟亂差的地區,飲用水源得到污染。 暴雨之后,在水災中死亡的各種動物,尸體腐爛,盛夏高溫和潮濕更容易使得病菌加速繁殖,水災能增加病菌的傳播途徑,使其傳播速度快,在這種情況下,特別容易爆發瘟疫。
健康報報到,目前北京市暴雨重災區尚無傳染病疫情報告。今后一段時間,災后防疫重點是飲用水、食品監測,消毒殺蟲滅鼠,痢疾、鼠疫、戊肝、紅眼病等易發傳染病的預防,以及實行疾病零報告制度。疾控部門還將在提供技術支撐和現場專業指導的同時,對居民開展健康宣教。
北京市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核查受災情況,相信大家齊心協力一定會戰勝一切困難。
在這里,筆者推薦中醫歷史上防治瘟疫十大方法。
1.醫者首當其沖,抗疫名醫輩出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以治療“傷寒”病著名,其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論述了對多種傳染性疾病不同時期的治療方法。而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鐘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勛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2.接種減毒疫苗,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國古代醫家在2000多年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預防原則,既在未發病之前“治療”疾病,這種未病先防的治療方法已被現代醫學證明是最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3.帝王承擔責任,官方免費抗疫
古代的許多帝王在大疫流行時,曾發出詔書誠坦執政失誤,承擔責任,以安撫眾官吏和平民百姓,并下令各級政府共同抗疫。
上一頁12下一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