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作為特殊的用藥群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生理特點。與成人用藥相比,兒童藥劑型不夠豐富。尤其是一些專用藥,只有成人適用的片劑,這會給臨床使用帶來困難。此外,臨床研究困難、數據缺乏、企業沒有生產積極性等問題也一直存在。
“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兒科臨床醫生、兒童藥生產企業、兒童健康法律專家等。
兒童藥品安全性基本穩定
“從藥品的品種看,目前我國批準注冊的藥品基本可以滿足治療兒童常見病的需要。”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注冊司司長張偉指出,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發布的《兒童標準處方集》提供了267個用于0—12歲兒童用藥信息,經對比該處方集列出的藥品,絕大多數品種在我國均已批準上市。
為保證兒童用藥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嚴格兒童藥物的審評審批,積極開展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啟動針對藥品說明書兒童用藥信息的修改等。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在全部不良反應中,14歲以下兒童占11.5%,在嚴重不良反應中占10.3%。而且這一數據多年來保持相對穩定,表明我國兒童藥品安全性基本穩定。
從兒童疾病發展情況看,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人類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通常成人發生的疾病,在兒童人群中發病率上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由于沒有相應的試驗數據,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的成人藥物還不能確定合適的劑量供各年齡段的兒童使用。還有一些先天性疾病或者僅在兒童階段發生的特殊疾病,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先天性代謝酶缺乏等,由于發病率低,研發困難,目前還沒有有效治療的藥品,需要通過藥物創新,開展兒童臨床試驗獲得科學可靠的使用數據。
藥品總體缺乏說明不夠明確
按照我國的有關規定,14歲以下為兒童,但這個年齡段又可分為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兒童等,其特點又各不相同,需要分層次作藥物臨床研究。因而兒童藥研制難度大、周期長、投入高,這就使得兒童藥總體上相對缺乏。
此外,在我國,兒童藥還面臨其他一系列問題。“一是劑量過大,也就是規格不齊,適合兒童用的小規格藥品少,不僅臨床用起來不方便,而且造成不小的浪費。”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藥劑科主任張鈞麗指出,有的針劑規格是1.0克/支,但兒童只能用0.5克,剩下的部分下一次就不能接著用了,很浪費。再如,有些兒童藥遵醫囑以最小包裝為單位一天分3次服用,家長分起來既不方便也很難做到準確,會對療效有一定的影響。
二是劑型缺乏。張鈞麗說,兒童常見病用藥比如抗感染、祛痰藥、退熱藥的劑型較多,比如口服溶液、干混懸劑、注射劑、軟膏劑、噴霧劑、洗劑、栓劑、酊劑等,但與成人用藥相比,兒童藥劑型仍不夠豐富,尤其是一些專用藥。比如治療兒童心臟病的藥物就沒有適合兒童的劑型,只有成人適用的片劑,兒童用量在1/7或者1/8時,就會給臨床使用帶來困難。“藥企應考慮到兒童用藥的需要,多做幾種劑型,比如糖漿、顆粒劑等兒童從口感、口味方面更容易接受的劑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史學說。
三是說明書不明細。史學和張鈞麗都表示,在臨床應用中常常碰到諸如“兒童酌減”、“安全性尚未確定”等說明,給臨床應用帶來困惑和安全隱患。比如,部分兒童藥的超范圍使用等。
四種原因導致缺乏
“兒童藥所面臨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開展兒童臨床研究試驗困難,缺乏兒科常用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信息。”張偉指出,兒童藥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
上一頁12下一頁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