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8/10 13:30:38 來源:
未知
T|T “可以說,發展民營醫院真正的機會現在開始到來,盡管還有各種各樣的政策障礙,但是大環境已經可以了。”在現實市場的天平上,他們是供需的甲乙方;在兌換成真金白銀的銷售市場,他們是8:2的強弱對比。
當“乙方”的藥企開始投資醫院的生意,轉做“甲方”的東家,這背后其實是一場利益的爭奪。
甲方乙方
金陵藥業(000919,股吧)(000919.SZ)第二次出手南京儀征醫院的時候,市場的議論已然少了許多。
7月25日,金陵藥業發布公告宣布,斥資近1.23億元受讓68.33%股份,成為儀征醫院的控股股東。
在2003年控股宿遷市人民醫院并良性經營后,金陵藥業的這一次出手,無疑對業界具有了風向標的意味。
“2004年前后,衛生部關于鼓勵社會資本辦醫院的政策出臺,出于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的考慮,那時候有一批制藥公司曾經涉足過醫院領域,”北京群英策劃咨詢公司董事長劉會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現在,市場的松動更明顯,而企業對于產業鏈延伸的需求也更迫切、更主動了。”
此前,包括復星醫藥(600196,股吧)(600196.SH)、千紅制藥(002550,股吧)(002550.SZ)以及雙鷺藥業(002038,股吧)(002038.SZ)等藥企均先后涉水民營醫療機構的創辦和并購。
但由于當時市場開放十分有限,相當部分的民營醫院隨后逐漸沉寂,“要么被轉手,或者是為了減少稅收而將營利性醫院轉為非營利性醫院,也有索性把綜合性醫院改為利潤相對較高的專科醫院。”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談道,“公立醫院太強勢,民營醫院的生存空間太有限。”
劉會曾長期跟蹤中國醫院市場的結構變化和發展,他指出,在第一波民營醫院熱潮中,商業企業和生產企業以托管、收購等形式接手了不少醫院,但能真正經營好的醫院卻并不多見。
劉會認為,相應的政策缺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最關鍵的是人才、稅收,公立醫院定位是非營利性醫院,國家財政撥款,不用上稅;但是民營醫院定位為營利性,稅款占到營業額的30%,是利潤的50%以上,稅收壓力太大。
而對醫院而言,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無疑是一塊軟黃金,但是,“就連醫生的職稱評定這樣的基本問題都沒有政策,好大夫怎么會愿意放棄大醫院的"編制",到民營醫院來,這實際上是從根本上斷了民營醫院的路。”劉會表示。
在中國整體的藥品銷售市場上,醫院占據了八成的市場銷售,而藥店等零售渠道僅僅占到了兩成左右的份額,也因此,醫院對于藥企的意義不言而喻,拿下重點城市、重點醫院市場,也成為了所有制藥企業最重要的任務。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醫藥上市公司介入醫院的方式主要為新建、并購以及托管;專科領域成熟,綜合醫院升溫。
上一頁123下一頁在本頁顯示剩余內容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您可能還會關注的
·醫藥分開改革滿月醫院抱怨收入少...
·深圳:醫院抱怨收入減少患者稱沒...
·醫院銀行推“銀醫卡”被質疑存利...
·北京市屬醫院患者買藥比重居高不...
·醫院存在“醫療缺陷”被判賠償4...
·醫院取消以藥養醫仍存拆東墻補西...
·中國約有1000萬丙肝感染者 ...
·衛生部指導合作項目 提高醫院控...
·改革起于微末 中國大醫院自行“...
·成都試水“管辦分離”盤活醫院改...
十大評選人物訪談熱點事件更多>>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