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8/31 14:41:08 來源:
未知
盡管醫藥研發的融資結構不斷豐富,但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最具遐想空間的莫過于新三板的推出和擴大改革,并由此形成整個融資環境的大變化。
新三板擴容試點方案已經正式出爐,根據三大園區的特點,新增三大園區的掛牌企業中,醫藥創新企業將成為主角之一。成功掛牌的企業將在獲得融資的同時,迎來投資機構的廣泛參與,在利用資金繼續研發的同時,也為今后更進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股權交易中心等場外交易市場和知識產權融資等方式的逐步試點和形成,也將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又一重要途徑。
新三板拓路
多年來國內生物技術投融資以產業資本和產業投資者為主,隨后專業風險投資機構出現,中小板、創業板相繼走向成熟。而雖然融資結構不斷豐富,融資門檻卻仍然較高,大批具有創新實力的中小企業仍存在較大的融資困難。
新三板的開通和改革無疑為如醫藥行業內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提供重要工具。日前,中國證監會已經正式宣布擴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俗稱“新三板”)試點,除了中關村,新增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天津濱海等高新技術園區,今后逐步囊括全國80多個高新區,有望覆蓋所有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三大園區擬掛牌企業的備案材料已經提交審理,首批掛牌企業即將出爐。
醫藥創新孵化是上述四大園區最重要的產業領域,也是園區的重要扶持項目領域,比如張江對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產業領域創新十分注重,被譽為“藥谷”,國內大批創業階段的創新研發制藥企業和攜帶研發項目的海歸人士大多落戶于此。
新三板的試點及未來的擴容,將為投資者提供除了上市IPO之外的又一退出渠道,這對目前中小型制藥研發,尤其是急需大量資金的CRO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的融資來源。
依據上述消息,新三板掛牌的條件相對創業板更為寬松,且不對公司盈利有具體要求,相關公司只需主營業務突出,具有持續經營記錄即可,其他諸多指標設置要求,對于本身技術含量高的創新型藥企而言并不具挑戰性。
根據有關官員講話,新三板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小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難的問題。新三板改革將著手改變目前交易不活躍的狀態,關鍵之處是新三板股票價格要準確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改變股票價格大部分由炒作價值來體現,讓投資者對投資收益有預期,而投資收益則來自于公司的利潤分配,讓上市公司積極落實分紅制度,也讓投資者認識公司的價值。
交易活躍和投資價值如果夠得到實現,首先企業獲得有序的股份退出機制以及更加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機構投資者的退出風險也將降至最低,尤其是未來隨著企業逐步走向成熟而最終升級至主板,新三板的投資價值將飆升。
另外,隨著新三板的擴容,有關主管部門將加速企業的上市節奏,未來5年就要達到近萬家企業,這其中很大部分名額將屬于真正具有創新實力的醫藥公司。
多渠道融資探索
盡管目前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銀行也開通了相關的融資服務,但是相對于醫藥創新動輒上億、并且需要多年的資金投入和周期,銀行所能提供的融資服務往往收效見微。
因此,解決醫藥企業創新融資的關鍵點仍將聚焦在企業的股權交易領域。在新三板啟動的契機上,證券市場改革將形成區域性場外市場、新三板市場和地方政府開辦的產權交易所三大體系,三者均實時做市商制度,共同組成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場外市場。
目前在國家金融改革試點的大背景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正在活躍起來,比如廣州、天津、齊魯、上海、前海等股權交易中心的成立,將成為場外交易中心,為當地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權托管、登記、交易、定向增資、清算、交割和其他金融增值服務,為掛牌企業實現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掛牌發揮培育、輔導和促進作用。
這將為包括醫藥企業在內的中小公司提供又一重要融資平臺,而相對來說門檻將比新三板的更低,且醫藥企業對融資規模和方式的可控性更強,對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和資金投入更具自主性。
另外的重要探索則是知識產權融資體系的建立。據介紹,美國生物醫藥技術在獲得知識產權后能方便地進行技術轉讓,可由投資公司進行推廣,使研發成果走向市場流通,多元化的生物技術市場對推進新藥研發有利。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很多醫藥創新企業手握極具技術水平的科研成果,卻因資金投入困難或者資金投入風險等無法實現產業化,如果知識產權融資制度能夠得到完善,那么對于國內眾多的CRO公司等而言,將是重要的融資工具。
據悉,知識產權融資目前已經在北京、重慶等地進行試點,但是融資方式、價值評判等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同時藥企經營知識產權的能力和經驗不足,通過知識產權打通研發的融資渠道尚在期待中。
除了新三板,還有門檻更低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知識產權融資也開始試點,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正在為中小企業融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