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9/13 13:40:19 來源:
未知
微博玩出強迫癥,醫(yī)生建議不要過度沉湎于虛擬世界
你可曾身在現實心里卻惦記著:
我的微博有評論了沒?有人轉我的微博嗎?有人@我嗎?我發(fā)出的評論有人回嗎?我心儀的誰誰發(fā)新微博了嗎?微博上是不是又有猛料了?
你是否一邊開會一邊刷著微博?你是否一邊逛超市一邊刷著微博?你是否一邊炒菜一邊刷著微博?你是否一邊騎車一邊刷著微博?你是否一邊噓噓一邊刷著微博……
心理醫(yī)生說,過于癡迷微博,可能會得輕微的強迫癥。寧波市康寧醫(yī)院張子霽醫(yī)生就碰到了這么一位病人。
王小姐在寧波工作,是一個銷售人員。當她找到康寧醫(yī)院張子霽醫(yī)生時,黑眼圈已很明顯,雙目無神,頭發(fā)凌亂沒有光澤。一問才知道,這和她癡迷微博有關。王小姐說:
我有些“宅”,不太喜歡跟人打交道。去年開始玩微博,發(fā)現這東西信息量大,更新快,也便于好友之間聯系。
我產生一個念頭:關注客戶微博,在微博上聯系老客戶,發(fā)展新客戶。只要微博玩得好,省得現實中交際那么麻煩。
起初,我一天刷新微博幾次,后來一兩小時刷新一次。一開始,我感覺微博確實對工作有所幫助,不管是聯絡老客戶還是發(fā)展新客戶。我的業(yè)績有所增長。我就徹底鉆進去了。到后來,10分鐘不刷一次微博,心里就空蕩蕩的,總擔心自己錯過了什么。
朋友約我逛街吃飯,我統統拒絕,平時做家務什么的,心里都惦記著微博。
這樣過了半年,我的睡眠越來越差。微博不刷到一兩點鐘,就睡不著覺,就算睡著了,也不踏實。白天就無精打采。現實中的工作啊生活啊,越來越亂糟糟,我有點頭大了,但就是戒不掉。
前段時間王小姐找到張子霽醫(yī)生。
張醫(yī)生認為,王小姐有輕微的強迫癥,還有些睡眠障礙,這跟工作的焦慮有關,過度沉湎于虛擬世界也是一個原因。
他告訴王小姐,回到現實,多和客戶見面,減少對微博的依賴。
張醫(yī)生說,王小姐堅持了一段時間后,玩微博的強迫癥少了很多,睡眠也好了。
睡前一杯酒,越發(fā)睡不好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來自寧波市康寧醫(yī)院的數據是,目前80%心理門診求診者有睡眠問題,常見的原因有焦慮、抑郁等,還有一些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張子霽醫(yī)生的另一個病人張先生。
張先生是外貿私企老總,去年受經濟形勢影響,企業(yè)出現虧損。他比以前更忙了。白天不停奔波,晚上躺在床上,感覺身心沉重疲憊至極,可就是睡不著。大腦咕嚕嚕轉個不停,滿是各種亂七八糟不知道哪里來的雜亂念頭。一睡不著,心情更沉重,想想以往的愜意生活,想想不確定的未來,有時他整夜失眠。
為了讓自己快點入睡,張先生想起曾聽人說過,睡前喝酒能活血化瘀助睡眠,就開始照著做。果然入睡容易了!問題是半夜總清醒,再也無法入睡。久而久之,天一黑張先生就害怕,看見床像看見刑具……
張子霽醫(yī)生說,張先生失眠的癥結在于工作上的焦慮和恐懼,他用酒精應對睡眠,其實加重了失眠。飲酒后昏昏欲睡是中樞神經受損的表現,它破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的平衡,長久下去,失眠會變本加厲。
張子霽給張先生開了一些安眠藥物,還對他進行了心理輔導,相信效果很快就會見到。
張子霽醫(yī)生說,有些人失眠是因為對睡眠有非理性思維,認為每晚應睡8到10個小時,否則第二天就會沒精神,一旦有了思想包袱,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焦慮恐懼。其實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不一樣,只要白天精神,就說明睡眠夠了。
如果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不妨到別的房間去,直到再次感到困倦時再回臥室。若上床后仍難以入睡,則再次離開,如此反復,至少可中斷失眠與臥室的聯系,建立入睡與臥室間的良性循環(huán)。
此外,睡前三小時內最好別做劇烈運動,不要暴飲暴食。睡前可聽舒緩的輕音樂。如果還不行,不妨去看看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