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1/24 14:07:36 來源:
未知
輝瑞、賽諾菲、拜耳……處方藥領域的世界巨頭在基本完成中國三甲醫院渠道建設后,又瞄準了巨大的零售藥店市場。“在新醫改的拉動下,近年來藥品在零售藥店渠道的銷售額保持了15%的增長率,去年零售藥店藥品的銷售額達到了2000億元。”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黃澤骎介紹。據了解,有的外企拉起了大批人馬專門“進攻”藥店里的處方藥銷售,有的則通過收購非處方藥企來參與競爭。
記者日前從輝瑞大零售年度總結會上了解到,經過一年的“大零售”戰略施行,其處方藥在全國藥店已廣鋪渠道,輝瑞中國零售副總監張銳表示,“大零售”今年銷量有望超10億元。據悉,早在8年前輝瑞就在中國藥店市場開賣處方藥萬艾可。截至今年上半年,萬艾可在輝瑞大零售中的銷售占比已由10%左右提高到90%,年均銷售額超過5億元。
但隨著公司發展需要,輝瑞必須考慮如何跳出傳統的以萬艾可為導向的銷售模式,在藥店系統和大眾消費者中建立公司品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輝瑞便醞釀處方藥“大零售”戰略,輝瑞也從今年起正式成為國內第一家提出處方藥“大零售”概念的外資藥企。
據張銳介紹,目前公司產品萬艾可、立普妥等八大處方藥已開始整體性拓展全國零售藥店渠道,在藥店已實現8億元銷售額,今年有望超10億元。“輝瑞在中國醫院終端覆蓋了五六千家,在藥店終端差不多覆蓋了四萬家,從數量上看,覆蓋的廣度比醫院更大,而且便利性強,可刷醫保卡,與消費者更貼近。”中國醫藥(600056,股吧)商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有40萬家零售藥店,其中連鎖藥店企業有2400家。
其實,除了輝瑞,其他外企如拜耳、賽諾菲和葛蘭素史克等也在謀劃此事。但不同于輝瑞自建大零售隊伍的是,其他外企都是兩步走,一方面通過收購本土具備一定品牌和銷售網絡優勢的OTC企業,另一方面也在加快自身零售市場建設。如拜耳收購東盛“白加黑”、賽諾菲先后并購杭州民生和太陽石“好娃娃”,都是外企在加速滲透中國OTC市場。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