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2/6 13:40:17 來源:
未知
自今年10月以來,與糖尿病有關的患者教育、醫生培訓、社區聯動等各色活動陸續在國內各地開展。而2010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 Eng J Med)發表的最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已達到9.7%,據此推算,中國目前有9240萬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并有1.482億成年人正處于糖尿病前期,其中,農村患病人口增長速度驚人,總數量已接近城市。IMS health預測,到2020年,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將高達1.5億,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同時,該機構發布的2010年國內部分樣本醫院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藥物市場規模已突破100億元,近5年復合增長率近15%,高于全球同期增速。
經記者調查了解:一位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病情、用藥類型和數量不同,每月用藥費用約在200~700元之間。而糖尿病相關產業鏈則廣泛涉及糖尿病的診斷監測設備(血糖儀)、胰島素給藥器械(胰島素筆、胰島素泵等)、化學降糖藥物、胰島素、降糖中成藥、保健品以及醫療服務等領域。
今年7月,衛生部等15個部委聯合下發《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規劃,將高血壓、糖尿病列入控制目標之一,要求到2015年,“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40%,管理人群血壓、血糖控制率達到60%”,這意味著國家將會進一步加大對慢性病防控的投入。
這個市場很誘人,同時也充滿了挑戰。
加大基層市場培育
“國內一線用藥市場已經日趨成熟,近一兩年的數據顯示,一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市場增長率持續下滑。”行業分析者指出,宏觀經濟形勢惡化,國內醫藥市場競爭加劇,國家控費政策等讓制藥企業倍感壓力。
而與此同時,二三線中小城市,以及農村地區醫院市場包括(縣鄉村)三級醫療市場表現出較好的增長勢頭。
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包括縣級醫院在內的基層醫藥市場,整體規模將達1699億元。“我們的很多新型降糖產品在縣級醫院銷售得非常好,只要有好的藥物,縣級醫院的醫生和患者們也都很樂意使用。”一位藥企市場人員表示。
不過,雖然看好基層市場,但這塊骨頭并不好啃。
由于國家控費壓力的增加,企業利潤增長可能不如預期。例如,此前發改委就曾強制要求:2011年9月1日起,胰島素產品最高零售價不超過65元/支。一位王姓業內人士表示,“另外,基層市場實在太散了,很難通過某種單一方式全面輻射。”
一般來說,在中國,某類藥物市場的發展往往由該領域領頭的跨國企業率先進行市場培育,隨后不斷有相關企業跟進并進一步拓展。
行業專家告訴記者,外企對國內市場的培育一般有3大特點,一是外資企業持續不斷研究中國的政策環境,對政策環境的變化更為先知先覺,起步也更早;二是除了具體事務的操作外,外企進行的此類活動多與衛生部等官方、中華醫學會等半官方權威機構組織合作進行,起點較高,影響力較大;三是目光也更為長遠,很多項目持續多年。
不過,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糖尿病日”期間的互動中也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比如今年甘李藥業便與中華醫學會有合作項目。
針對性產品政策
事實上,由于中國市場復雜多變,且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很多制藥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戰略開始改變。與此前高歌猛進、大鳴大放的市場策略不同,很多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開始針對地域、治療領域、病人進行細分,進行有針對性的市場培育和產品推出。
近日,諾和諾德在北京宣布:旗下又一預混胰島素類似物諾和銳50(雙時相門冬胰島素50)上市。諾和銳50不是一個新作用機制的藥物,該公司此前有不同比例的雙時相門冬胰島素——諾和銳30在華銷售。諾和諾德公司人士坦言,諾和銳50的上市是為了滿足糖尿病患者的個體化治療的需求。這種由50%的門冬胰島素和50%的精蛋白門冬胰島素構成的制劑可以在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的同時,顯著降低低血糖發生風險,對諾和諾德現有產品線也是一個很好的豐富。
11月初,世界最大的醫療設備公司之一BD公司在華推廣其一款新的胰島素筆用注射針頭。“中國人的脂肪層較薄,常規8mm針頭在注射時如果省略捏皮這一步驟進行不規范注射,很可能造成肌肉注射,引發低血糖風險。而4mm的針頭則更加安全,且病人痛感更小。”BD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
而在口服用藥方面,默沙東日前也宣布由其研發的全球首個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和二甲雙胍的復方口服制劑——捷諾達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即將在國內上市。
毫無疑問,上述這些藥物的上市在豐富疾病控制手段的同時,企業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在中國糖尿病用藥的細分市場中,口服藥和注射用藥既互為補充,又存在交疊競爭。目前,諾和諾德、賽諾菲、禮來、拜耳等傳統市場霸主的格局基本沒有改變,也有不少新企業加入到該領域的競爭中。”分析人士表示。
“由于競爭壓力的增加,很多企業在華的滲透,可以以快速見效和快速回本的方式進行。”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比如營銷活動會更細分的針對某個產品進行,空泛的樹立企業品牌形象的活動開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