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2/15 10:17:42 來源:
未知
T|T 多倫多大學神經學教授安德魯。利姆帶領的科研小組在11月出版的《神經學年報》中聲稱,他們發現了一種基因突變,可能會預告人類最可能的死亡時間。
該發現衍生自另一項老年人睡眠周期的研究。15年前,利姆教授率科研小組研究65歲以上老人的睡眠問題,以及如何辨識帕金森氏癥和老年癡呆癥。
在分析1200名樣本時,利姆教授帶領的小組意外發現了睡眠規律和“第一周期”基因變種之間的關聯,該基因突變在人體生物鐘中起著主要作用。
研究發現,早上7點之前起床的人更容易有腺嘌呤(AA)核苷酸堿基,而愛睡懶覺的人則更易有鳥嘌呤(GG)核苷酸堿基。不早不晚的人則兼而有之(AG)。
利姆教授于是思索基因突變是否與死亡有關。所以他仔細比照了死者的DNA和他們的死亡。他發現,早起者(AA和AG)更容易在早上11點左右死亡,而睡懶覺者(GG)更容易在晚上6點左右死亡。
此間多倫多星報援引利姆教授一封電子郵件說;“一個簡單的基因突變會影響到諸如何時死亡這樣最基本的問題,這有點讓人毛骨悚然!彼聲稱,17%的GG突變者會比其他人晚死平均6個小時。
該結果目前還僅限于實驗室基于唾液或血液的抽樣DNA樣本。在被問到是否會預測生死時,利姆教授說:“不,我會聽從命運的安排!”
責任編輯:宋國超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您可能還會關注的
·基藥目錄出臺前夜:獨家品種或“...
·2012艾滋病疫情報告稱全球艾...
·基本藥物定點生產招標細則尚未出...
·黑急救車“醫生”為搶活刀砍同行...
·安醫大二附院故意殺人案告破 嫌...
·貴州8官員因5兒童悶死被問責 ...
·6歲兒童長期用iPad玩游戲患...
·“小藥箱”助推大健康
·專家稱公共坐廁可感染性病 市民...
·江陰宏達B型系列吸塵粉碎機組功...
·男子攜艾滋病毒就醫屢遭拒 隱瞞...
·FDA副局長訪問SFDA 國際...
十大評選人物訪談熱點事件更多>>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