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12/22 13:20:46 來源:
未知
在醫藥研發上,中國需要高端的人才,更缺乏的是經驗。一種新藥從理論到產業化再到臨床應用,要經過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具體、細微的環節需要打通。國外的醫藥產業已發展得很成熟,通過與海外藥企的合作,中國象牙塔里的醫藥原創力正待噴薄而出。近日,北大與賽諾菲中國研發中心在國際新藥研發論壇上宣布,將深入探討強強聯手,開創中國醫藥研發的新模式。
合作源于看中北大實力
“十八大提出的愿景是,2020年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的GDP要翻一番,就是12萬億美元。一個先進國家要達到全面小康水平,醫療健康產業總產值應該占整個GDP的10%。目前歐美國家中,美國是15%,歐洲國家大概是10%,中國是5.5%。八年中,中國人要獲得與歐美國家一樣的醫療健康環境,醫療健康產業產值至少要比現在翻一番。按照2020年的GDP計算,1.2萬億的產值來自于醫療健康,這是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與賽諾菲合作共同打造產學研平臺,對中國乃至人類的醫療健康作出貢獻。”談到與賽諾菲合作的初衷,北京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部長陳東敏教授如是說。
而賽諾菲選擇北大的原因在于,北大擁有多學科的背景、土壤和人才,擁有強大的生物學科研力量,臨床方面有九個附屬醫院,還有實力強大的醫學部和化學院,除此之外,還有工學院在醫療儀器、醫療設備以及生物醫學工程方面提供支持。這些組合在一起保證了北大有能力運用轉化醫學理念進行新藥的開發。
“中國有一流的科學家”
事實上,北大和賽諾菲在此之前就有過一次合作的預熱。賽諾菲在北大腫瘤醫院如今已經有一個治療肝癌的項目正在進行當中。而在此之前,賽諾菲已和中國部分三甲醫院與專業機構有過數次合作的成功預演。
2007年9月,賽諾菲與天津血液學研究所合作,進行癌癥干細胞的研究,拉開了賽諾菲中國研發的序幕。
五年間,賽諾菲先后與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腫瘤醫院等中國醫學科研精英機構合作,研發領域涉及老年病、癌癥以及罕見病等。
“賽諾菲的宗旨就是和全球、亞太、中國一流的科學家、科研機構合作。中國有一個非常活躍,非常有創造能力的科學家隊伍。作為一個國際大公司,我們自始至終決心要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中國科學家的智慧和才華,把創新的意識、知識轉化為中國和世界患者服務的治療方案。”賽諾菲中國研發總裁、醫學博士王勁松說道。
“國外藥企經驗能讓我們少走彎路”
賽諾菲是全球領先的、多元化的創新藥物開發企業。在中國擁有完整的研究和發展團隊,其戰略就是側重于為中國的多發病、高發病,提供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服務。
“我們自始至終貫徹這個戰略方針,立足于中國,面向中國,更主要是我們奉行開放的科研合作態度。”王勁松博士表示,開放科研,與中國科學家合作是賽諾菲奉行的一個主要方針。另外一個方針就是轉化醫學這一理念。
“如何解決病人的實際問題,這是賽諾菲研發思路上很重要的指導方針。我們做的任何一項研究,都要在一開始就考慮,如何在臨床上解決病人具體的疾苦,這一點,我們和北大都有非常強烈的共識。”王勁松博士說道。
陳東敏教授介紹:“國外的大藥廠經過很長時間一步一步發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跟國外成功的企業合作,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走一些捷徑,少犯錯誤。借助于跟賽諾菲這樣的大企業合作,我們不但共同制定研究方向、課題,還可以借助他們很多的成功經驗,包括如何申請專利保護,如何在產業化過程中的毒理問題,如何順利通過臨床認證等。這都是很多人經過數年累積出來的知識,而這些在大學里面目前都還是比較欠缺的。我們相信通過跟賽諾菲協同創新、開放性的創新模式,一定能夠在中國開發出有前瞻性的,重大的成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