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9 13:23:47 來源:
未知
千古滄桑,風景易變,但中華民族的興邦之夢不斷綿延。100多年前,實業救國感召著萬千中華兒女前仆后繼,而今,實業興邦已然成為新時代強音。
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之后,歐美發達國家深刻反思,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金融業的過度擴張和虛擬經濟的膨脹導致實體經濟“空心化”,必須“再工業化”。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也意識到實業之于興邦的重要與迫切性,剛剛落幕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風云人物評選也以實體經濟為重心,將頒獎典禮主題確定為“實業的使命”。
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醫藥產業一直默默踐行著實業興邦的理念,并涌現出一大批杰出藥企,他們中的佼佼者,就在本報今天揭榜的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之列,他們的規模和業績居于行業前列,并具備良好的社會公民責任感。
做實業免不了辛苦與寂寞。假使每一家醫藥企業、每一位醫藥人都懷抱“不管天晴還是下雨,我勞作依舊”的質樸情懷,那么產業的面貌無疑將走進又一個春天里。
勞動創造價值,實業創造財富,實業確實美麗動人。勞動收獲的,是汗水澆灌出的最鮮艷花朵;實業收獲的,是令人魂牽夢繞的民族富強。
哈藥集團有限公司
運作之美:國有制市場化典范
[年度表現] 哈藥集團一直被視為醫藥行業的領軍者,無論是抗生素類普藥、OTC還是保健品,在業內均舉足輕重。在由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下稱“南方所”)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哈藥集團位居第四,其發展歷史堪稱國有體制下市場化運作之典范。
經過多年對于醫藥實業持續不斷的耕耘,哈藥集團目前主營業務涵蓋抗生素、化學藥物制劑、非處方藥品及保健品、現代中藥、生物工程藥品、動物疫苗、醫藥流通七大產業領域,共生產20多種劑型、1000多個品種。其主導產品頭孢噻肟鈉、頭孢唑啉鈉、氨芐西林鈉等原料藥產銷量均居全國第一,青霉素納原粉及粉針產銷量居全國第二,公司的抗生素原料藥品種已占據15個獨聯體國家70%以上的市場份額。嚴迪、蓋中蓋、葡萄糖酸鈣、司樂平、雙黃連中藥粉、胃必治等眾多知名產品,暢銷國內外。
哈藥集團上市公司哈藥股份8月30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僅2012年上半年,就實現營業收入90.87億元。而為滿足國家新GMP認證的需要,推進企業產品結構升級,提升企業生態環境水平,公司決定投資7.21億元實施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新廠區建設工程項目。與此同時,三精制藥股權以及哈藥生物資產也開始注入。
[點評] 哈藥股份作為哈藥集團的核心醫藥平臺,將迎來“二次創業”的變革。哈藥股份通過對下屬企業管理團隊的調整,逐步強化母公司對下屬企業的管理,未來統一研發、統一采購,協調產品開發和營銷,降低管理成本,都有助于公司業績保持穩定的增長,并將為哈藥整體發展注入新活力。
陜西必康制藥有限公司
爆發之美:并購整合做厚實業
[年度表現] 2012年,必康制藥相繼完成了對西安交大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交大瑞鑫藥業有限公司、寶雞鑫中天制藥有限公司的收購,繼續在做厚實業上開疆擴土。
經過15年快速發展,必康制藥成為集原料藥、中成藥、化學藥品、生物制劑、疫苗研發、健康產品、健康飲品生產和營銷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集團,是目前國內制藥行業擁有全劑型、品種數量最多的工業企業之一,進入國家基本用藥和醫保目錄的品種就有300多種。其在由南方所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位列三十六。在上一年由本報揭曉的中國醫藥權力榜中,必康制藥系公認的“中國醫藥最具成長力企業”。
必康有亞洲最大的單體GMP標準車間,凈化面積過3萬平方米,擁有片劑、膠囊劑、軟膠囊劑、顆粒劑、軟膏劑、口服液、糖漿劑、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等15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在60億元以上;中藥提取車間5000平方米,年提取能力達8000噸。生產的藥品包括小兒化痰止咳顆粒、風痛寧片、枸櫞酸鐵銨維B1糖漿II、復方丹參片、五酯軟膠囊等。近年來,必康制藥并購整合能力凸顯,先后控股了武漢五景藥業、江蘇康寶制藥、成都長青制藥等多家藥企,并參股河南開封制藥集團等,開始了整合國內醫藥工商企業、建設覆蓋城鄉醫藥市場營銷網絡的戰略布局。
[點評] 全面而完善的產品結構,為必康制藥爆發式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并增強了其具備邁向國際醫藥行業領先地位的能力。隨著并購整合的完成,必康的行業競爭力將更上一層樓。
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活力之美:大南藥大健康驅動增長
[年度表現] 今年的廣藥喜事連連。一方面王老吉商標成功收回,另一方面,廣州藥業與白云山的重組整合也順利進行。
2012年前三季度,廣州藥業實現營業收入54.75億元,同比增長32.81%;實現營業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24.90%,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93億元,同比增長21.93%,基本每股收益為0.36元。自2012年5月收回王老吉商標,其在各地有序布局,目前深入各級渠道。業內人士預計,王老吉雖短期內難以快速取得涼茶份額領先地位,但份額可隨市場鋪貨的進行逐步增加;隨著眾多代工合作的進行,產能瓶頸也將緩解,2012年全年銷售額有望達40億元左右。
廣州藥業與白云山重組后的協同效應更是倍受看好。分析人士指出,重組完成后,新廣藥在業務各環節都會搭建統一平臺,新的管理體系建立后,將產生規模效益。受益于業務整合,公司在采購和營銷環節的議價能力都將大大增強。在整合完成后的前5年,預計每年能夠節省采購成本及營銷費用各1億元,費用的下降會直接提升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點評] 重組后的新廣藥,將由大南藥和大健康兩項業務驅動增長,而按照對紅罐王老吉的經營預期,市場普遍認為大健康產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將實現業務占比短期內的大幅提升。廣州藥業旗下的多項老字號品牌產品,也將在重組后更寬廣、更強大的平臺上煥發活力。
步長制藥
現代化之美:中藥國際舞者
[年度表現] 實干近20年,步長制藥已屹立在中國制藥前列。2012年11月25日,步長制藥“穩心顆粒循證醫學研究臨床試驗報告會”在京召開,標志著這項為期3年、我國目前采用標準最嚴格的中藥循證臨床研究項目完美收官。憑借行業出色表現,步長制藥在由南方所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位列第八。
截至2010年,步長制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新藥70多個,已申報國家專利近200件,獲得國家專利118件,目前在研產品近80種,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創新現代中藥企業。面對驕人成績,他們繼續探尋“世界步長”之夢——步長制藥目前在東南亞已是名牌中成藥的代名詞,但其不滿足于華人傳統市場,表示中藥國際化目標是爭取進入歐美主流市場。
總結成功原因,步長制藥董事長趙濤曾指出:一是產品科技實力強,都是具有獨家專利的產品(如丹紅注射液);二是營銷網絡強;三是生產制造強,善于用國際最先進的西藥制藥理論充實中藥制藥業。
做足實業的同時,步長制藥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截至2011年,已累計向國家納稅40多億元,更積極投身公益慈善,累計捐贈財物過4億元。自從“共鑄中國心”大型慈善活動發起以來,步長制藥就傾情參與,至今已向這項公益項目捐助1億元人民幣和價值3000萬元的藥品。為此,步長制藥還被評為2010年度十大慈善企業。
[點評] 現代中藥企業的基石是誠信、責任、安全。步長制藥以其在誠信、安全和質量上的孜孜以求,走科技創新之路,創百億銷量。隨著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終有一天,中國中藥企業會在世界醫藥市場占有重要一席。
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規模之美:超級航母破浪
[年度表現] 今年三季報顯示,上海醫藥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5.26億元,同比增長21.91%;凈利潤3.99億元,同比增長11.38%。盡管普藥類市場競爭激烈,但三季度制藥業務的同比增長率較上半年有所反彈,前三季度制藥業務的銷售收入達到23.79億元,預計同比增長率在15%~20%。
通過吸收合并上實醫藥和中西藥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打造而成的新上藥,已成為國內醫藥行業的航空母艦,擁有包括醫藥研發與制造、醫藥分銷和醫藥零售在內的完備的醫藥產業鏈。整合之后,新上藥醫藥工業板塊整體銷售收入將躍居全國前三甲之列。在由南方所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其穩居第二。
上海醫藥工業業務覆蓋中藥、化學藥、生物及生化藥三大板塊,擁有藥品生產批文超過3000個,在已公布的307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中擁有198個,獨家品種156個。
醫藥商業方面,其在華東地區市場份額約為18%,其中上海市場份額為54.42%。上海醫藥下轄全資、控股公司54家,合資、全資制藥企業6家,海外制藥企業1家,境外公司2家,分銷企業29家,零售連鎖藥房1400余家。上海醫藥連續7年排名中國醫藥商業企業利潤第一,中國醫藥終端銷售規模第一。
[點評] 在工商領域的大手筆并購,讓上海醫藥一度成為行業焦點。在H股上市之后,攜資本優勢的上海醫藥,預計又將在醫藥領域掀起新一輪并購風云,為這艘超級航空母艦駛向國際市場尋找到更為強勁的動力源。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之美:西南最炫民族風
[年度表現] 這是一家歷經百年的老品牌。作為國內中成藥行業中骨傷科、止血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云南白藥系列(包括宮血寧膠囊)由于其產品的獨特性、品牌價值、上游資源優勢及其部分產品屬保護品種,得以實現壟斷性經營等因素,共同形成了產品的定價能力。近年來積極向大健康領域發展,成績不俗。
云南白藥公布的201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95.40億元,同比增長23.23%;實現營業利潤12.94億元,同比增長31.7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1.23億元,同比增長30.73%。前三季度工業同比增長約30%左右,商業同比增長約20%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其收入增長加速主要是由于牙膏、氣霧劑增長加速,前三季度白藥牙膏銷售額約12億元,增長達到40%以上,預計2012年全年有望超過16億元;氣霧劑增長30%左右,預計全年氣霧劑將有望突破10億元。毛利率上升主要是由于高毛利率的產品白藥牙膏、氣霧劑等的高速增長帶動工業的收入占比提升所致。
[點評] 隨著“新白藥、大健康”發展戰略的推進,云南白藥在大健康業務的持續快速增長帶動下,未來業績增長更值得看好。而大健康業務的增長點主要來自:白藥牙膏繼續深入推廣,郎健等針對細分領域牙膏的陸續推出;急救營銷包取得突破;養元青洗發水銷售調整和尋找發力點;千草堂沐浴露和面膜等其他產品陸續推出逐步做大等。
作為制藥企業角逐大健康領域的先行者,云南白藥顯然受益其中。此舉在助推云南白藥大發展的同時,其釋放出的無限榜樣力量,無疑也將引領更多的制藥企業關注這一領域。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盈利之美:OTC領域天天向上
[年度表現] 作為OTC領域的強勢品牌,華潤三九的盈利能力相當強。“999”品牌具有很高的市場知名度,三九胃泰、“999”皮炎平等OTC在細分市場也名列前茅。2012年前三季度,華潤三九實現營業收入48.81億元,同比增長23.59%,歸母公司凈利潤7.40億元,同比增25.81%。
華潤三九今年OTC業務增長良好,老產品感冒系列、皮炎平系列增長幅度約為15%~20%,新產品小兒感冒藥、皮膚藥新品及強力枇杷露銷售額增長尤其快速。營銷網絡完備,全國40萬家藥店中6萬家公司有員工維護,絕大多數大藥店都已覆蓋。
華潤三九未來將加大在二三線城市深耕細作力度,加上新收購的溫胃舒、養胃舒、順峰康霜等產品補充腸胃、皮膚用藥,預計其OTC業務未來的穩定增長態勢將持續。
受益限抗后抗生素結構調整、公司基藥市場推廣以及醫保公關的效果顯現,華潤三九處方藥增長同樣較快,中藥配方顆粒增長約為30%左右,重點品中參麥、參附、華蟾素注射液等部分產品增速較快,預計大于50%。
近年來,該企業頻頻展開外延式并購。2011年接連合并雙鶴高科、本溪三藥、合肥神鹿3家企業;2012年一季度并購順峰藥業,目前這幾家企業的營銷渠道改善完畢,這對增厚業績貢獻頗大。
[點評] 華潤三九通過外延式收購和內生式發展,不斷完善產品線,增加儲備品種做大做強的戰略值得看好,這個國內OTC領域的巨無霸,正迎來量與質的再飛躍。
瑞陽制藥有限公司
滄桑之美:孜孜不倦創新理想
[年度表現] 走過近半世紀榮光歲月,瑞陽制藥已從備戰備荒的三線企業華麗蛻變為總資產過40億元、員工4000余人、占地面積56萬平方米的百強企業,并向世界一流制藥企業目標進發。今年前5個月,實現利潤和利稅1.3億元、3.3億元,同比增長18%和26.8%。在由南方所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瑞陽制藥位居二十一。
近年來,瑞陽制藥不斷落力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截至目前,設有山東省頭孢類原料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分別在公司總部、濟南、上海和美國設立了4個研發中心,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70多項專利證書,60多個新藥證書。
對于研發創新的孜孜不倦,令瑞陽制藥形成了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群。產品格局以西藥為主、中藥為輔,涵蓋抗菌素藥物、天然藥物、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頭孢類原料藥生產基地之一,其粉針生產規模更穩居全國前五名。其主導產品美洛西林鈉原料及其制劑、注射用葛根素、葛根湯顆粒、瓦松栓等品種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均居前列。
創新從不止步。瑞陽制藥現有車間已經全部通過新GMP認證。與此同時,新增210畝土地,并完全按照FDA標準進行建設,該產區主要用于凍干粉制劑等產品的生產,目前相關工作已經完成。未來幾年,還將繼續加大新品研發力度,研發投入將達銷售收入的15%左右,并進一步優化研發資源配置,把研發的重點放在心腦血管藥物、抗腫瘤藥物以及生物藥物等三大領域。
[點評] 瑞陽制藥目前已有18個新品種在報批,9個新藥正在申請臨床,29個新藥正在進行藥品研究。未來隨著新產品的陸續上市,瑞陽制藥將迎來又一次跨越式發展。
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升級之美:龍頭轉型重生
[年度表現] 作為國內醫藥龍頭企業,其在多年前便已把準行業趨勢,未雨綢繆地致力于推動轉型升級,以頗具前瞻性的思維明確了企業“十二五”轉型升級策略。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96億元。在2011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華北制藥居于榜單第七位。
自重組后,華藥便重煥生機逆勢而上,經濟實力顯著提升。華藥相繼構建了以新頭孢、新制劑為代表的系列現代化、專業化產業基地,并率先實施藥品電子監管碼,是國內首批通過新GMP認證的藥企,并在基藥招標中處于領跑地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些成績主要得益于華藥經營戰略調整到位,無論在商業庫存還是其他方面,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在華北制藥所取得的諸多成就中,很值得一提的是在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一號工程”新頭孢項目隔街相望、投資40億元的“二號工程”新制劑項目,該項目已于2011年底竣工投產。新制劑項目是其結構調整又一力作,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30億元、利稅30億元。從藍圖到現實,該項目為華藥轉型升級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新制劑項目的建成投產,更標志著華北制藥已經形成了新頭孢、新制劑、青霉素、抗腫瘤、生物藥等系列產業化基地。此外,圍繞抗腫瘤、心血管、抗耐藥菌、免疫抑制劑、生物藥等領域,他們還確定了一批重點研發產品,目前一類抗癌新藥已完成Ⅰ期臨床試驗,狂犬病毒抗體已進入Ⅰ期臨床試驗,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癥的中藥新藥參烏膠囊已完成Ⅲ期臨床。
[點評] 從原料藥老大到制劑新貴,華北制藥正在上演一出華麗轉型的大戲。鎖定潛力品種進行研發,用高端產品搶占市場制高點,華北制藥這棵制藥“老樹”,已然煥發新生。
吉林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建設之美:領銜高技術
[年度表現] 近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的2012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結果中,修正藥業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在2011年度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修正藥業居第六。
從固定資產25萬元、負債400萬元到年銷售收入突破42億元,修正藥業用10年時間打造了制藥行業的經典傳奇。但修正藥業目標遠大,希望在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2030年邁入世界百強藥企。
修正是集科研、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醫藥企業集團,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加強研究開發能力,通過自主開發或與其他科研機構的合作掌握專業的核心技術。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形成以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為龍頭,以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消化吸收以及新技術裝備應用等為補充的創新體系。
目前,修正藥業已開發出一類新藥2個、二類新藥4個、三類新藥4個,總投入近億元。在17種主導產品中,有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有中國質量協會特別推薦產品,有的榮獲中國名優產品金獎,有的被評為國家優秀新產品或知名醫藥產品。
與此同時,修正藥業成立至今長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迄今為止各類直接捐贈已累計超5億元。
[點評] 修正藥業立足中藥現代化,全力提高自身競爭力。經過多年努力,修正藥業的產品結構更加合理,市場格局更加清晰,高科技含量、知識產權明晰的新特產品逐步進入市場,修正藥業已經成長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