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植物提取物出口下滑和外需市場不景氣影響,下半年以來中國中藥類產品出口增幅繼續收窄。
中國
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近日發布的2012年8月醫藥保健品行業進出口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8月我國醫藥保健品出口40.28億美元,同比增長5.78%;進口29.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88%;實現順差10.38億美元,同比下降13.87%。其中,中藥類產品出口1.85億美元,同比增長1.12%。與上半年9.6%和7月份3.14%的增幅相比,8月份中藥類產品出口的增幅在進一步收窄。
對此,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藥部相關人士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與外部環境不佳和政策對植物提取物的不利影響有關,特別是植物提取物出口額一般占到整個中藥類產品的半壁江山,該細分產品一有風吹草動將直接影響到中藥類產品的出口。
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提取物出口繼續保持增長,但增幅減緩,出口額為6億美元,同比增加12.8%,比去年同期低35個百分點。到了7月份,植物提取物出口額同比增幅收窄至0.8%,8月則同比下降10.48%。
今年年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海關總署聯合對涉及植物提取物的監管條件做出如下調整:海關HS碼為1302199099(其他植物汁液及浸膏),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的監管類別在原來的植物產品檢疫基礎上,新增加出口商品檢驗(危險化學品)、食品衛生監督檢驗(食品添加劑)。調整后,植提產品將接受更為嚴格的
標準審查,部分缺少標準的產品還被限制出口。
此外,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各地海關對部分植物提取物產品的海關編碼歸類進行集中調查,對辣椒紅為代表的色素類產品和綠茶提取物為代表的普通植物提取物產品認定現有1302199099(其他植物汁液及浸膏)歸類錯誤,并對部分
企業進行查處。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此前發布的分析報告稱,海關編碼歸類是全行業的問題,很多企業建立之初就以1302199099出口產品,突然的調整與處罰,讓很多植提企業不知該如何出口,或主動取消訂單或者選擇退稅更低的編碼出口,整個行業受到很大震動。商會認為,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出口數量下滑,出口額增幅減少的部分原因要歸于法檢目錄調整;而上半年對墨西哥、印度、西班牙等色素類目標市場出口大幅下滑,很大程度要歸因于海關編碼歸類問題。
相關新聞
我國對藥品集中采購腐敗問題“零容忍”
衛生部、國務院糾風辦等部門日前在京舉行全國藥品集中
采購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構建適應深化醫改新形勢的藥品集中采購新機制;要對藥品集中采購中的腐敗問題實施“零容忍”。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會上指出,各地要把
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納入深化醫改的全局中統籌考慮,構建適應深化醫改新形勢的藥品集中采購新機制。一是完善藥品質量評價體系,探索降低重點品種虛高價格的有效形式,加強對藥品配送行為的管理,解決醫療機構回款難問題。二是擴大采購范圍,將價格較高、社會反映強烈的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中采購范圍,逐步實現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的集中采購。三是做好與藥品安全政策、價格政策的銜接,做好與發票專項整治工作的銜接,做好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制度的銜接,建立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監察部副部長屈萬祥在與會時也強調,紀檢監察機關和糾風辦要切實發揮監督檢查優勢,加強對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跟蹤指導;要發揮查辦案件職能,堅決查處藥品集中采購中的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