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3/30 11:20:29 來源:
未知
作者:姜葳T|T 城鎮居民大病醫保有什么新政策?《政府工作報告》提了大方向:“建立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深化總額預付等醫保付費制度改革”。昨天,市人保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做了具體的解讀。
今年,包括“一老一小”和無業殘疾人在內的參保人員將可享受相當于“二次報銷”的“城鎮居民大病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如患癌癥等10種大病,在現有報銷基礎上如個人負擔超過2萬元,還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再次報銷。目前包括起付線、報銷比例等具體方案已提交政府相關部門協調,預計年內即可推行實施。
去年,國家發改委、人保部、衛生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將在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新農合基礎上引入商業保險,對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部分進行二次報銷,報銷比例將不低于50%。意見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出新政,報銷比例將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計算,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報銷比例越高。所謂“居民大病醫保”是指在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現有報銷基礎上,對重大疾病給參保人帶來的過重醫療負擔進行“二次報銷”。參保對象是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記者另從市政府多個部門獲悉,“城鎮居民大病醫保”的具體方案已經制定完畢,正在協調和審批之中。與去年傳出的消息略有不同的是,大病醫保將從城鎮居民起步,逐步擴大到新農合的參合人,今后或將惠及醫保覆蓋面最廣的在職和退休職工;而不是“一步到位”地全覆蓋。
市人保局去年的工作計劃曾提到建立“重特大病的補充醫療辦法”,重點解決患惡性腫瘤、白血病、器官移植等若干重大疾病參保人員在基本醫保制度內醫療費用負擔過重的問題,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負擔。最新的消息稱,本市擬“將患10種重大疾病個人負擔超2萬元的參保人員納入大病醫保范圍,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負擔”。
由于具體方案尚待通過審批,報銷比例還未最終確定。不過按照去年人保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的意見,各地具體報銷政策可因地制宜,但實際支付比例應不低于50%;并且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
■報告解讀
市第一福利院將改擴建
報告原文:培育一批養老服務行業組織和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康復型、護理型養老機構,新建養老床位1萬張。
解讀:市民政局
北京市養老床位數只有8.2萬張,百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不到3張,與發達國家5-7張有著明顯的差距。今后幾年將通過土地供應、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平均每年新增1萬張養老床位,力爭到2015年,全市養老床位達到12萬張,每百名老人擁有床位達到3.8張。
還將通過土地供應、稅費減免、信貸支持等優惠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培育一批養老服務行業組織和龍頭企業。市發改委已安排投資10億元,用于北京市第一福利院改擴建、市南城養老院新建工程、北京老年醫院和一批社會辦養老機構等項目建設,還將支持各區縣建有一所400張以上床位的公益性養老設施。
殘疾人服務實現“一卡通”
報告原文:實施殘疾人服務“一卡通”工程,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
解讀:市殘聯
“一卡通”是即將開發的殘疾人身份認證,卡中記錄有殘疾人的具體信息。目前,殘疾人乘公交時需要出示殘疾證才能享受免費政策,很多殘疾人擔心受到歧視而不愿意出示殘疾證。為了讓更多的殘疾人能平等地融入社會,民政局和經信委等單位正在研究殘疾人專用的一卡通,發卡后殘疾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樣刷卡乘公交,而不必再出示殘疾證。年內,本市近42萬持證殘疾人有望獲得“一卡通”,享受免費乘公交、免費游覽公園和免費上網等貼心服務了。
今年還將制定出臺殘疾兒童免費康復、成年殘疾人康復補貼等政策。同時,為2萬名盲人配發生活安全輔具包,為3.7萬聽力殘疾人配發燃氣報警器。
保障房今年竣工7萬套
報告原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重點發展公租房、限價房,探索建立保障與市場結合的住房供應體系,確保新建、收購16萬套,竣工交用7萬套。完成1000萬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抓好房山災后永久性安置房建設、長辛店等五片棚戶區改造。
解讀:市住建委
本市將大力發展公租房,將保障房的供應結構從“以售為主”向“租售并舉、以租為主”轉變,未來5年全市新開工建設住房中,保障房將占到60%,公租房將占到公開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的60%。
按照規劃,北京將增加保障房土地供應量,優先安排保障房供地,供地計劃單獨列出,供地指標分解落實到區縣,各類保障房分別列明。全市將安排住宅供地的50%以上用于保障房建設,保障房用地實行“凈地”供應,在供應前要完成征地、拆遷及地上物清理,具備“當年供地、當年開工”條件。
同時,商品住宅用地原則上配建保障房比例不低于30%,軌道交通等周邊配建比例還要提高。
去年底,長辛店棚戶區改造組織完成入戶摸底調查工作,同時完成改造區域及周邊133公頃土地的權屬調查、宅基地統計和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標準確定工作,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棚戶區改造區域城市設計工作,初步研究制定了棚戶區改造征收補償政策。改造所需57萬平方米安置房源實現項目落地,已實現28萬平方米安置房的開工任務。
“十二五”期間,本市計劃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100萬套,比“十一五”翻一番。全市要竣工保障房70萬套,對符合保障條件的申請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其中,公開配租配售50萬套,首都功能核心區人口疏解、棚戶區改造等定向安置住房有50萬套,發放租金補貼家庭10萬戶。
公租房租金不會輕易調價
報告原文:完善公租房租金定價和分檔補貼政策,減少承租家庭租金支出。
解讀:市住保辦
公租房的定價遵循市場定價、分檔補貼、住補分離等原則,同時不會輕易調價。
公租房的項目租金將根據建設、運營、管理成本,結合該項目所在地周邊同地段、同類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市場租金價格來確定,邀請具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專業測評,根據一年平均租金情況來測定市場租金。
上一頁12下一頁在本頁顯示剩余內容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您可能還會關注的
·廣州基層看病醫保報銷比例將要提...
·農村居民20種大病醫療費用報銷...
·大病醫保新政將使二類疫苗更受益
·大病醫保新政:險企可借經辦對保...
·大病醫保新政出臺 免征營業稅
·大病醫保報銷比例不低于50%
·大病醫保新政開啟“福利中國”元...
·大病醫保新政有助于弱勢者活出尊...
·中國推大病醫保新政 大病種藥企...
·個人參保大病險不額外繳費 預計...
·國家大病醫保新政公布 實際報銷...
·《規范》引導藥店保證藥品質量及...
十大評選人物訪談熱點事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