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企業家:鄒節明
中國虎網 2006/7/20 0:00:00 來源:
未知
鄒節明,桂林三金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全國優秀企業家。
鄒節明,湖南省常德市人, 1943年5月生于常德市長清街。少年時曾在中藥店受到神農嘗百草民間故事和藥師們的影響,幻想做一個濟世救人的名醫。上學后,他借了不少中草藥書籍業余攻讀。1961年如愿以償考入武漢大學生物系藥用植物專業學習。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桂林中藥廠任技術員。當時桂林中藥廠正處于邊籌建邊生產階段,工藝極其原始,沿用了熬蠟制殼、煉蜜為丸的手工作坊生產方式。他和工人們一道摸索,設想用所學的科學技術改變舊的工藝。1969年,他到南寧申請辦廠經費,落實了19萬元資金。同年秋天,他率百名民工在桂林郊區三里店的荒坡上建起了桂林中藥廠的廠房,陸續開發生產了銀翹解毒丸、霍香正氣丸、十全大補丸等大蜜丸。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技術、產品的落后日益暴露出來。他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始了中藥制劑的改革。經過一次次的試驗,成功地開發了一系列片劑,使桂林中藥廠成為全國最早生產片劑、沖劑的廠家之一,能夠生產片劑、沖劑、丸、散、町、藥酒等許多劑型、品種的中醫藥。他深知中國民間中草藥中蘊藏著豐富的醫學資源,只要深入挖掘,一定會有收獲。他從老農的治療尿路感染的草藥方中得到啟發,結合中醫藥文獻和科學知識,1971年研制成功以廣西中草藥為主要原料、治療尿路感染、腎孟腎炎的良藥——三金片。此藥在北京等地臨床使用,效果極佳,獲醫藥界肯定,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三金片在市場上保持了20多年盛銷不衰。之后,他又率科技人員研制成功多種獨家生產的中成藥新品種。他把停產多年的古方西瓜霜重新恢復生產,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對制霜工藝進行革命性改造,為治療口腔、咽喉疾病提供了一劑良藥。
1984年任桂林中藥廠廠長。他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質量為核心、管理為基礎、效益為目的、人才為根本的發展戰略。他精心研制8年的桂林西瓜霜和西瓜霜潤喉片新工藝投產,實現工業化,當年就創利潤140萬元。1989年桂林中藥廠晉升為廣西中藥行業唯一的國家二級企業。90年代以后,企業步入快車道,強勁發展。1994年桂林三金藥業集團成立。1998年,桂林三金藥業集團員工共同出資買下整個企業產權,實現了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當年利稅比上年增長43%。為了增加企業發展后勁,他們制定并實施四維梯隊科技開發戰略,要求桂林三金藥業集團生產的產品質量、技術、療效等各項指標始終處于領先水平。80年代藥廠400名職工,年產值400萬元;90年代企業職工只有500人,年產值卻已經達到4億元。
他領導的桂林三金藥業集團,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營業績,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4年平均以40%的速度遞增,實現利稅過億元。企業成功了,榮譽撲面而來。他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醫藥專家稱號,曾任衛生部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工作委員會委員,是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97年獲得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和金球獎。他設計開發的幾十種中藥產品,其中全新產品25種,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99年5月18日,他作為唯一來自企業界的校友,與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一起榮獲母校授予的武漢大學杰出校友光榮稱號。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