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誼醫院去年7月1日率先在本市啟動醫藥分開試點,取消掛號費、診療費,取消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醫改一年后,效果怎么樣?患者滿意嗎?今天上午,北京友誼醫院執行院長辛有清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對市民關心的問題一一解答。
醫改成效多大?
門診花錢少了——
患者門診次均自付費用下降50多元
據介紹,醫藥分開試點啟動一年來,患者在友誼醫院瞧病時,次均自付費用下降50元。醫院的藥占比也就是藥品收入占醫院收入的比例從改革前的56.4%下降到現在的46.6%。友誼醫院還啟動了總額預付和按病種分組付費的醫保付費方式改革,逐步建立起醫保調節機制。付費制度改革后,友誼醫院醫療服務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出院人數和門診量增加了11.45%和8.54%。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由2011年的9.3天縮短至2012年的8.47天。2013年1至5月份,已降到7.9天。
去年7月啟動的醫藥分開試點中,主要政策包括取消掛號費、診療費,取消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如果患者到醫院看病掛普通醫生的號,一次需要支付42元的醫事服務費,專家們則按照職級需要繳納60元、80元和100元的醫事服務費,本市醫保患者不管看哪個級別的醫生,一律報銷40元。對于本市醫保患者來說,看普通門診的費用降了,但是看專家門診的費用增加了。醫藥分開試點后,原來一些為了開盒藥就看專家的情況減少了,專家接診的患者少了,給每位患者問診的時間更長了,提供的服務更好了。醫藥分開試點醫院都取消了藥品加成,藥價與試點前相比下降了15%。患者在友誼醫院看病,次均醫藥費用普遍下降,門診患者門診醫藥費用下降78元。患者看一次病原來需要自付170多元,現在下降了50多元。
數據
友誼醫院改革一年變化
患者瞧病次均自付費用50元
患者門診醫藥費用78元
出院人數11.45%
門診量8.54%
平均住院日1天左右
住院更方便了——
友誼醫院本月將建住院服務中心
為了方便住院患者,友誼醫院將在本月建立住院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住院咨詢,辦理住院登記,進行院內床位調整,給住院患者提前開出檢查單,盡量讓患者在住院當天就能做上檢查,減少等候時間。
友誼醫院目前設有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和北京市衛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醫院有四大特色專科:分為消化學科、泌尿系統疾病及腎移植、熱帶病和寄生蟲病診治、中西醫結合學科。
消化科是友誼醫院的特色科室,每天前來預約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非常多。辛有清說,今年醫院將擴建消化內鏡中心,屆時,患者再來醫院就診時,預約的周期將會明顯縮短。友誼醫院的淋巴瘤會診中心名氣很大,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非常多,為了方便患者,現在醫院正在試行病理科的專家門診。超聲科每天預約的患者也很多,醫院提出了門診檢查零預約的制度,讓患者盡快做上超聲檢查。此外醫院還開通多種預約掛號途徑,包括網上預約、電話預約、出院復診預約等。現在醫院還在試點“京醫通卡”,減少患者排隊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