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9/25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9月25日訊 龍飛鳳舞的字跡、偷工減料的筆畫、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字體結構……常有醫生寫出“天書病歷”,讓患者“霧里看花”,無法辨認。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蘿崗區法院了解到,“天書病歷”現今也成為法官辦案過程中找證據、辨真假的一塊絆腳石,這大大降低了法官辦案效率,阻礙辦案進程,甚至可能影響到審判結果的公平性。為此,該院向醫療機構發出司法建議,加強對病歷書寫的規范管理。
病歷字跡潦草
經辦法官很費神
“左邊一條彎曲的線條,右邊一個當然的當,這是個什么字啊?”今年9月5日,蘿崗區法院民三庭麥法官正在寫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的判決書,但就在描述當事人被撞后的傷情時,麥法官卻被一個太過潦草的字跡給卡住了。
經過對前后語句的多次對比,麥法官才得知難倒他的那個字是“蕩”字。原來,醫生當初在描述該當事人的損傷程度為輕微腦震蕩時,為了圖方便、省時間,將腦震蕩的“蕩”字自由發揮了一番。
麥法官告訴記者,就因為這樣大大小小的書寫錯誤,原本幾分鐘就可以摘錄完的當事人傷情,由于需要反復核對、查實、驗證以及推理,居然要花費近半個小時。而且,這種現象在其他法官身上并不少見。
蘿崗區法院的夏法官有著多年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經驗,他告訴記者,剛當法官的時候,由于資歷尚淺,被這些自編自畫的病例字跡為難得不行,常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辨認字跡。雖然經過幾年歷練,夏法官已經能較為準確和快速檢閱這些字體,但他同時表示,這需要大量時間和經驗的沉淀,對于年輕法官而言,字跡潦草的病歷書寫依然阻礙著辦案進程。
開庭前反復溝通
當事人與法官同感苦惱
遇到稍微潦草的字跡,法官和書記員還可以通過討論、推理等方式得出結論。然而,在諸多案件中,當事人提供的病例和診斷書不僅字跡潦草,而且由于提供的是復印版病歷,更加難以辨認。
今年4月,梁某駕駛一輛小型客車在蘿崗某小區內將正在清理油污的陳女士撞傷,陳女士被壓在車下失去知覺,后被緊急送往天河區某
醫院進行治療。3個月后,陳女士出院便將梁某告上法庭。今年8月,書記員電話通知陳女士要求其向法院郵寄相關治療依據。對此,陳女士倍感驚訝,強調之前已經提供了相關材料。
經書記員解釋,陳女士之前提供的“入院體格檢查”和“出院記錄”這兩項均是清晰的電子版記錄,沒有任何問題,但其提供的《
疾病證明書》是非常模糊的手寫版。審判中,《疾病證明書》是判定其護理費、營養費的證據之一,通常會在該證明上呈現出當事人所需護理的人數、天數,是否需要加強營養等信息,由于手寫版中潦草的字跡無法傳達出醫生的診斷,從而使得法院在護理費、營養費等訴訟請求上難以作出準確判決。
陳女士表示,她對病歷記錄同樣一頭霧水,于是只好再次前往醫院求證。醫院卻告知陳女士,在患者出院后醫生是不能隨意出示相關證明的。后來,經過法院說明情況后才得以解決。
據了解,“天書病歷”不僅在案件開庭前給當事人和法官帶來諸多不便,即便在案件審理階段,“天書病歷”同樣增加了辦案難度。對于交通事故賠償糾紛案而言,大多都牽涉到保險公司的理賠,因為“天書病歷”字跡潦草,導致保險公司完全看不懂,所以在相關案件庭審中,往往會產生理賠公司懷疑病歷真實性的現象。由此一來,病歷及診斷書的說服力大打折扣,這進一步增加了辦案負擔。
法官建議:
加強對病歷書寫管理
當事人提供的病歷及診斷書,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以及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糾紛案件中,是認定當事人損傷程度、誤工時間以及醫療費用的直接證明。據法官介紹,絕大部分案件卻只有潦草的診斷書作為依據,如果法官因對字跡產生錯誤的理解,從而主觀上加重或減輕了當事人的病情,那就大大影響了審判結果的公平性。
為更好公平判決此類案件,同時保障患者的醫療知情權,蘿崗區法院向相關單位提出加強病歷書寫規范性的司法建議。
與此同時,定時定期加強對病歷的嚴格評審可以有效防止部分偽造病歷、隨意涂改病歷、偽造證據的現象發生。法官表示,很多醫療糾紛都與病歷書寫不完善有關系,規范病歷書寫可全程真實客觀記錄醫療過程,既是對病人負責,對患者知情權的保障,又是對醫患雙方進行法律上的保護。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