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9/25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9月25日訊 新董事長上臺的第六個月,南京醫藥(600713.SH)被立案調查。
9月23日,南京醫藥發布公告稱,因涉嫌未按規定披露信息,南京醫藥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據記者了解的情況顯示,此次南京醫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并非來自個人舉報,而是證監會針對該公司之前信息披露違規的事情進行立案調查。
而在過去的近兩年的時間里,本報對南京醫藥的屢次股權轉讓都進行了詳盡的報道。
或對處理方式存不同意見
“此次證監會立案調查是直接實施的,江蘇局在這邊并沒有參與。”9月23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咨詢江蘇證監局上市公司監管一處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如是說。
對于南京醫藥“因涉嫌未按規定披露”的“信息”,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這個理解范圍比較大,“比方說信息披露的不真實性等等,具體以南京醫藥的公告為準,因為這里面涉及到我們工作的原因,有些事情不能多說”。
記者隨后又咨詢南京醫藥,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和最近更換董事長、總裁沒有關系,“目前尚無調查組及相關人員提出進一步的配合要求”。
不過,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個人認為此次立案稽查主要針對公司之前信息披露違規的事情,“已經有公開信息披露過”。
查閱南京醫藥的歷年公告,只有今年四、五月份有被江蘇證監局責令改正措施的公告。
2013年5月3日,南京醫藥發布“關于收到江蘇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4月28日公司收到江蘇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決定書指出南京醫藥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決策程序方面存在違規行為、董事會未能做到勤勉盡責三大問題。三大問題具體為:2011年公司在轉讓南京證券及南京同仁堂藥業等6家子公司股權過程中,對相關重要董事會決議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011年12月29日,公司委托南藥國際收購鹽城恒健股權事項構成關聯交易應提交股東大會履行審批程序,而公司在沒有履行股東大會審批程序的情況下就進行交易,后于2012年4月16日補充履行了股東大會審批程序。對南京證券股權轉讓、放棄南藥國際優先增資權、委托南藥國際收購鹽城恒健股權等一系列重大事項審議時董事會未能做到勤勉盡責。
同時,江蘇證監局要求南京醫藥如實補充披露2011年度轉讓南京證券及6家子公司股權交易涉及資金來源的真實情況及要求公司原董事長周耀平、董事兼總裁何金耿、副董事長梁玉堂、董事王耀、董事楊錦平、董事丁峰峻、獨立董事顧維軍、獨立董事仇向洋、獨立董事季文章、董秘蔣曉軍于2013年5月15日到江蘇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如今,周耀平、何金耿、王耀、楊錦平和丁峰峻均已不在南京醫藥任職。
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指出,中國證監會此次立案調查應該是針對上述三大問題的,“江蘇局當時僅僅是出具改正措施,而會里對此有不同意見,最終決定進行立案調查”。
曾私設賬外資金
此外,上述消息人士還告訴記者,也不排除證監會的立案調查是針對南京醫藥此前被中國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發現的問題。
2009年,財政部組織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對78戶
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和43戶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進行了檢查。
其中,財政部駐江蘇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南京醫藥2008年度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檢查。
檢查發現南京醫藥所屬進出口分公司少計出口
代理費收入139萬元;所屬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京同仁堂)以公司和職工個人名義開立結算戶,形成664萬元賬外資金,主要用于發放公司人員獎金;所屬南京同樂藥業有限公司(下稱同樂藥業)通過虛列廣告費、會務費、勞務費套取現金及截留代銷貨款,形成663萬元賬外資金,主要用于發放公司人員獎金等問題。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財政部駐江蘇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已依法處理。
但南京醫藥會走到今天這局面,或許是聯合博姿完全沒有想到的。
根據南京醫藥2013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與聯合博姿戰略合作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司依法合規剝離外商禁止進入行業資產,并取得南京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和江蘇省商務廳同意轉報函。7月12日,公司將項目申報文件正式報送至國家商務部,標志此項目已進入國家層面審批程序。其他工作公司與聯合博姿亦持續協同推進。”
對于,目前南京醫藥被立案調查對聯合博姿合作的影響,上述南京醫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調查“對于聯合博姿重組是好事”。
但從以往慣例推斷,如果南京醫藥的信披違規嚴重,苦心經營多年與南京醫藥合作的聯合博姿或難再取得什么實質性進展了。
除此之外,南京醫藥歷年來被市場詬病的是其百億營收換來的虧損格局,讓投資者匪夷所思。
資料顯示,南京醫藥主營醫藥流通,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2.02億元,但近百億的營收僅為股東創造了1639萬元凈利潤,如果扣除出售資產2507萬元所得,上半年公司經營性業務虧損約800萬元。
“醫藥流通行業毛利率在5%-6%左右,凈利率1%左右,百億元營收正常情況應該凈利潤在1億元左右,南京醫藥這種情況實屬異常。”一位不愿意公開透露身份的券商醫藥行業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此外,記者翻閱了從事醫藥流通的可比公司國藥一致(000028.SZ),其上半年醫藥流通營業收入91.9億元,醫藥制造營收8.7億元,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7億元。
記者翻閱南京醫藥的財務報表發現,南京醫藥存在大量的關聯交易,僅上半年與兄弟公司以及子公司的關聯交易達到8.3億元,此外還存在大量與關聯人的債權債務關系。“關聯交易越多,表示公司財務透明度越低,公司在財務方面的操作空間越大”,一位資深的財務人士對記者表示。
對于信披違規立案調查何時能結束,上述江蘇證監局工作人員坦言,這個很難說。
的確如此,2012年3月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南紡股份(600250.SH)至今無任何音訊,上述研究員直言南京
醫藥立案調查的結果至少要等到明年或才會有點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