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醫托詐騙老套路新招數
“1985年就有醫托了。”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門診部一樓導診處的楊護士對記者說,起初醫托是在醫院大門外邊、甚至在汽車站招徠患者,一般是單槍匹馬,行蹤隱蔽。從2008年開始,醫托就公然進出醫院門診部。
以前扎根門診如今挺進病房
“現在的醫托個個手里拿著病歷本,和其他患者一起在門診部排隊。”海醫附院門診部副主任林書安說,最近五六年,醫托朝職業化、專業化演變。職業化醫托詐騙都是團伙作案。一組醫托有六七人,有男有女,女醫托盯女患者,男醫托找男患者。最近一兩年,醫托從門診部挺進到心電圖、B超等檢查排隊的地方,深入到住院部病房。有的醫托甚至冒充醫生,在醫院走廊合伙蒙騙患者。
以前單槍匹馬如今合伙演戲
醫托耍嘴皮子忽悠人的老套路還在用:有的假裝老鄉搭訕,有的假裝好心人套近乎,有的編織其他醫院收費低的謊言,還有的虛構自身病史,稱在某家醫院治好了疑難雜癥。
如今,醫托的新招數是幾個人合起來在患者面前逼真地演戲。
省人民醫院秀英留醫部門診部護士長覃穎鮮透露,醫托對醫院工作流程、醫生排班了如指掌,并且隨口能說出病理常識,患者很容易上當。
今年3月,馮女士在海醫附院看病,一婦女套近乎:“最好的醫生是周教授,我們到4樓找他。”在4樓,她們碰到“陳醫生”。“陳醫生”說,“周教授”到某某美容門診部坐診了。馮女士隨即去了該美容門診部。“周教授”沒詳細檢查就開了700多元中藥,而且沒有處方箋、病歷本。事后,她一查才知道根本沒有“陳醫生”這個人。
查處
海南史上首次嚴懲雇用醫托醫療機構
9月,海口新欣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板橋門診部雇用醫托招攬患者,被媒體抓拍到,留下證據,被先后記6分的不良執業行為積分,成為海南史上首次因雇用醫托被嚴懲記分的醫療機構。10月14日,板橋門診部給海口市衛生局寫保證書,保證“堅決杜絕醫托行為。”這是海口第一家承認雇用醫托、接受處罰的醫療機構。
投訴一:治療后下體流血不止
新欣華醫院和板橋門診部雇用醫托招攬患者,今年已不是第一次被投訴了。
今年5月,肖女士在省婦幼保健院做婦科檢查時,兩個女醫托對她說:“院里的李芳醫生在板橋門診部坐診,我們帶你去看病。”她跟著女醫托到板橋門診部看病,接受治療后,下體流血不止。她投訴到海南省12320衛生熱線。
“沒有查到其雇用醫托的證據,無法記分查處。”海口市衛生監督局科長梁煒說:“但我們調查發現,其屬于擅自開展診療活動。”6月25日,開出行政處罰決定書。
投訴二:西醫開了2包中藥
今年8月,羅先生到省人民醫院看病被醫托盯上,游說他到新欣華醫院找“老專家周醫生”看病。在新欣華醫院二樓中醫科,“周醫生”給他看過病后,讓他到一樓找西醫。之后,西醫給他開兩小袋西藥和兩包中藥。他覺得醫生開的中藥存在質量問題,8月7日,投訴到海南省12320衛生熱線。
梁煒帶人到新欣華醫院現場調查,之后也因查不到其雇用醫托的證據,沒有按記分查處。
困境
取證太難被查醫托寥寥無幾
醫院的導診、保安、護士等,幾乎天天看見醫托。這些職業醫托從20歲到50歲的都有,都是熟面孔。
“有時我上班碰見了,醫托還給我遞煙、打招呼。”海醫附屬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林書安無奈地說,過一段時間,駐扎在幾大醫院的醫托會一組一組地“換防”,互相換醫院招攬患者。“不管怎樣換來換去,都是這幾撥人。”
上當患者不報案沒證據
“受騙患者維權意識不足,忍氣吞聲,沒人出面指證,拿不到醫托詐騙的證據。”醫院護士、保安,以及醫院警務室、轄區派出所、衛生監管部門等工作人員,不約而同地說:“明知是醫托,也無可奈何。”
海口市衛監局醫療機構監督科的職能之一,是查處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梁煒對記者說:“最近3年來,醫托方面的投訴、舉報,到我手里的僅5起。”
省衛生監督總隊副總隊長林智說:“到我這里投訴、舉報醫托的幾乎沒有,倒是有大量投訴、舉報非法行醫的。”
記者在省中醫院、農墾總局醫院和海口市人民醫院等醫院調查時,發現這些醫院的保衛科、門診部均未接到過受騙患者關于醫托的投訴。
內勤民警周宇浩在白沙派出所工作7年,他對記者說:“我從來沒接到過海口市人民醫院患者被醫托詐騙的報案。”
醫院人手緊無暇顧及
護士長覃穎鮮告訴記者,從周一到周六,省人民醫院秀英留醫部門診部只有16個護士和11個助理護士,每日接待患者約3000人次。“護士根本沒時間抓醫托騙患者的證據。”海醫附屬醫院門診部護士29人,每日接待患者也是近3000人。
醫托拿著醫院的病歷本能夠在醫院自由出入,也讓護士、保安和警察十分頭疼。“我們趕他們走時,他們振振有詞:‘我是來看病的,你們醫院什么態度啊?’”海口市人民醫院門診部護士林珊說。
院方抓到后多數教育放人
海口市人民醫院保衛科主任陳成清,查醫托16年了。他說:“醫托身上不帶任何身份證件,只有一些零錢、手機和病歷本。你就是當場抓住他,他也不承認。”他在門診大廳里看到疑似醫托哄騙患者時,只能把他們拉到警務室批評教育,讓他們寫保證書,然后放人了事。
接著,他拿出幾張從筆記本撕下的紙,告訴記者說:“這是醫托寫的保證書。”記者看到,2011年4月3日,署名“馬島蘭”寫的保證書——我保證再也不來醫院拉病號去外面瞧病了,下不為例。
在省人民醫院秀英留醫部的警務室,記者也看到今年4月12日署名“劉艷麗”的保證書:“我保證不來醫院拉病人,如有下次,任罰。”
海口秀英公安分局政治處副主任董冬說,對騙錢財不到3000元的醫托,可處以退還錢款和15天以下治安拘留。3000元以上的,會依據刑法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管制,將移交檢察院提起上訴,由法院審理。
“哪怕是拘留24小時,也需要被騙患者報案和證據啊。”董冬感慨道。
探討
根治醫托有無良方
醫院護士、保安以及醫院警務室、轄區派出所、衛生監管部門等人員都擔憂:可能風頭一過,醫托又重新回醫院“上班”了。根治醫托社會頑疾存在哪些問題?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除根關鍵看醫改
完善和深化醫改,或許才是根治醫托的最終良方。省衛生監督總隊副總隊長林智說:“如果絕大部分病的醫藥費都能報銷,誰還愿花錢跟醫托走、吃偏方藥?”
說到底,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是導致醫托存在、難以根治的主要因素。公立大醫院有事業編制、福利待遇好,吸引人才、專家,吸引大多數患者。小診所、小醫院市場競爭力小,收入、聲望都低,就雇用醫托招攬病人。
政府部門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實現醫療資源配置均衡,鏟除滋生醫托的土壤。海南現代婦嬰醫院院長葉琳說,實行醫生多點執業,是目前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好辦法之一。
能否加大違法成本
有關規定和法律對醫托詐騙行為的打擊不重,醫托和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付出的成本太小。雇傭醫托的醫療機構多次犯、多次罰,沒有說違法多少次就上升到刑罰的力度,所以對其沒有震懾力。
省衛生廳法律顧問姚宣東認為,要用重典打擊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從源頭根治醫托頑疾。最好是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一次觸犯有關規定和法律,即按《治安管理條例》,上升到刑罰的力度,也就是判處涉案人員6個月到一年有期徒刑,并吊銷醫療機構所有執照。讓其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有效制止其犯法。
醫院如何作為
大醫院不能借口護士等人員少,而放松對醫托的清理。而一些設提示牌的簡單辦法,對付醫托不斷變換的行騙手段顯然力不從心。醫院需要創新服務患者和防范醫托的方式,在最前端堵住醫托。
葉琳介紹說,該醫院有電子醫療預約平臺,不需排隊掛號。醫院的電子系統追蹤患者,患者掛號一小時后沒到科室就診,客服馬上電話聯系,提醒患者小心醫托。護士在大廳發現有人沒掛號,就會上前詢問,是家屬就發家屬參訪證,不是的話就請其離開。這就在醫院最前端堵住了醫托。
部門聯動存在問題
醫療機構雇用醫托,歸衛生行政部門及衛生監督機構管。醫托詐騙患者,歸公安部門管。事涉兩個部門,醫托猖獗表明衛生和公安部門的聯動存在問題,起碼不夠密切,容易給醫托鉆空子。
“打擊醫托不能光靠衛生監督部門。”海口市衛監局科長梁煒認為,“衛生、公安、工商、食品藥監等相關職能部門協同行動,形成日常的聯合執法機制,才能根治醫托。”
長效查處機制何時奏效
除了不定期的專項打擊行動之外,衛生監督部門無法長期對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保持高壓狀態,因為全省衛生監督人員嚴重不足。
去年底海南衛生監督人員共278人,占海南人口的每萬人口比例(萬分之)為0.31,排名全國倒數第二,全國大部分省份是0.7到0.8。
“常規檢查不能根治醫托頑疾。”省衛生廳
法規處負責人周升說,衛生監督平時對醫托的打擊是做常規檢查,主要查雇用醫托的醫療機構證件是否合法齊全、
藥品真假與否。但根治醫托頑疾要徹底檢查。因此,需要充實、健全衛生監督隊伍,建立長效查處醫托的機制,始終保持對醫托的高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