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1/15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11月15日訊 一起來自于大輸液行業兩大巨頭科倫藥業與利君國際之間的并購,將這個行業再度呈現于公眾視野,不過由于交易未獲香港證監會的批復,科倫藥業遂終止收購利君國際。
據了解,科倫藥業收購失利并不會影響大輸液領域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在國際大輸液集中度普遍高達80%以上及國內新版GMP(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大限將至的背景下,以科倫藥業、華潤雙鶴、利君國際、華仁藥業、西南藥業等為代表的大輸液
企業仍將通過混戰形成進一步寡頭壟斷局面。
事實上,目前科倫藥業、華潤雙鶴及利君國際已壟斷了國內50%的大輸液市場份額,較2006年前后約提升一倍。其中科倫藥業主要控制西南、華南市場,而華潤雙鶴及利君國際旗下的石家莊四藥廠在華北地區則更有優勢,三方一度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按照原計劃,收購利君國際后,科倫藥業將與之強強聯合,業務范圍將迅速擴充至華北區域,而對于整個大輸液行業來說,科倫藥業與利君國際的聯手將加快該領域集中度的提升速度。而并購終止,客觀上為中小輸液企業制造了喘息的空間。
在國際市場上,美國百特公司市場份額超過八成,歐洲則被費森尤斯卡比等少數公司瓜分,日本大冢公司則擁有國內50%以上的份額。目前科倫藥業、華潤雙鶴等國內大輸液巨頭正在復制百特等企業的兼并之路,然而國內大輸液領域仍然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據測算,國內大輸液總產能超過需求的40%,而至少30%的產能來自于中小企業,更為關鍵的是,部分企業并不符合新版
GMP的要求。
一位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正因為科倫藥業、華潤雙鶴等企業并不能完全掌控國內大輸液市場,故難以形成統一的行業聯盟,加上該行業進入壁壘并不高,無秩序的亂戰也就不可避免。“一方面是自身洗牌,如加快兼并,另一方面是政策洗牌,如新版GMP與
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就對生產、銷售不規范的大輸液企業形成了嚴重的考驗,理論上這些企業如果不能通過認證,都會被淘汰出局。”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