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2/17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12月6日訊 不久前,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了15年的龔曉明主動辭職,跳槽到上海一家公立醫院。允許多點執業,是他向新醫院提出的唯一要求。他說自己的理想狀態是,在公立醫院里做教學、科研,在私立醫院和自己的診所做高端服務。
其實,龔曉明的理想狀態,就是美國醫生的常態。美國醫生屬于自由人,可以受雇于多家
醫院。而我國醫生屬于單位人,一個蘿卜一個坑,無法自由流動。尤其是大型公立醫院,等級森嚴,論資排輩。年輕醫生至少熬上10年,才能有機會獨立出診。只要前輩把住手術臺不放,晚輩就很難有出頭之日。因此,很多醫生感覺就像籠中鳥,有翅難飛,有勁難使。
中國病人和美國不一樣,認“廟”不認“和尚”。例如,北京協和醫院的名氣大,病人都是沖著這座“廟”來的,只要一開門,就有人來“燒香”。即便“和尚”不會念經,也照樣門庭若市,這就導致“和尚”不敢輕易離開“廟”,否則就沒人認了。
患者跟著醫院走,而不是跟著醫生走,這是我國醫療體制的一大弊端。由于少數大型公立醫院擁有最尖端的
人才、最先進的設備,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導致患者過度依賴大醫院。讓醫生自由流動,不僅可以改變醫療資源過度集中的局面,促進醫療資源合理流動,避免“全國人民上協和”,而且可以打破僵化的醫療體制對人的束縛,解放醫生的生產力,使每一個人的潛能充分釋放,最終增加醫療資源供給總量,緩解看病難。
有人擔心,允許醫生多點執業后,專家都到私立醫院兼職了,公立醫院怎么辦?事實上,很多公立醫院的醫生私下一直在“多點執業”,有的偷偷在私立醫院出診,有的周末到外地“走穴”,有的甚至幾個星期見不到人影。對此,院長心知肚明,卻又無可奈何。其實,與其讓醫生偷偷摸摸地兼職,倒不如明明白白地簽約,實行契約式管理。公立醫院允許醫生多點執業,但一周出幾天門診、做幾臺手術、管多少病人,都要有明確的規定。如果專家選擇多點執業,就必須騰出位置和機會給年輕人,這樣既可避免“專家霸臺”,又能打通向上流動的渠道,公立醫院反而更有活力。
目前,我國醫生的陽光薪酬普遍偏低,無法體現其高風險、高技術、高付出的行業特點,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然而,只要讓醫生流動起來,醫生的市場價值就會自然形成。實行多點執業之后,醫生的薪酬將由市場來決定,真正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有本事的醫生可以受聘多家醫院,名正言順地拿高薪,技術的價值將得到尊重。同時,市場的聲譽機制還會倒逼醫生提高醫德醫術,減少大處方、濫檢查等不良行為。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醫生的聲譽就是飯碗。一
名醫生只有贏得患者的信賴,才能獲得更豐厚的報酬;如果口碑不好,就會失去市場。由于個人聲譽與經濟收入密切相關,醫生自然會更加愛惜“羽毛”。
醫改成敗,關鍵在人。解放醫生,才能解放醫療生產力。可以預見,打開束縛醫生的體制枷鎖,讓醫生自由飛翔,將會催生一場歷史性的變革,給醫療市場帶來無限活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