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最重要的養生手段就是保暖,專家強調,人體的頭頸部和膝蓋是冬季最需要御寒的部位,切莫要風度不要溫度
●冬季熬夜比夏季更傷身,民間流傳“喝酒暖身”的做法有可能更容易導致感冒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名老中醫鄧鐵濤國醫大師學術經驗繼承人吳偉康教授
明天是農歷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在這個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里,民間素有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等習俗,目的是強身驅寒。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吳偉康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寒冬臘月里的
養生要訣,光靠吃是不夠的,“喝粥養身有一定的道理,但民間流傳的一些習俗和說法未必全都對,例如不少人相信冬天喝酒能暖身,但其實這樣做更容易招惹風寒導致感冒。”吳偉康提醒,人體要在冬季積蓄能量,對抗各種疾病,同時還要
健康舒適地度過冬天的話,除了管好“嘴”,還要從保暖、作息和家居環境等多方面入手。
冬季喝粥:
可和胃補脾、養心益腎
明天是臘八節,今天家住天河的周姨一早就忙著在廚房里翻箱倒柜,“明天要煮臘八粥,我得把家里能用的配料都找出來。”
吳偉康介紹,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則開始在全國流行。
冬天喝粥有什么好處?“
中醫認為,粥有和胃、補脾、養心、益腎、清肺、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和安神等多種功效,幾乎把人體的五臟六腑都兼顧到了。”吳偉康說,而從營養學的角度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的第一條就是“谷類為主,食物多樣,粗細搭配”,而粥在這三個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體現。
首先是谷類為主,絕大多數粥都是以米、面、雜糧為主,體現了“谷類為主”的基本原則。其次,食物多樣,粥的包容性強,想吃葷的,雞鴨魚肉都可以加到粥里;想吃清淡的,蔬菜、水果、花卉等都能煲粥;想吃得“金貴”,加點鮑魚、海參、燕窩;想吃得“低調”,地瓜小米也可組搭配合。
至于粗細搭配,粥的最主要原料是谷物,其中粗糧、雜糧和全谷類食物,如小米、高粱、玉米、蕎麥、燕麥、薏米、紅小豆、綠豆、蕓豆等,都可以放在一起煮成“一鍋粥”。
“由此看來,盡管喝粥有什么養生和營養價值還沒做過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但這種能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的飲食習慣,當中肯定是有道理的,值得我們傳承和推廣。”吳偉康說。
保暖:
頭部脖子膝蓋千萬別挨凍
作為名專家,吳偉康對冬季養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他特別強調,冬季養生不能光著眼于“吃”,“別以為煮鍋粥,從早吃到晚就是健康的做法。”
吳偉康認為,平安越冬,第一要務就是保暖。“保暖離不開穿衣,但我發現很多人不懂得穿衣。”怎么才算會穿衣?“那就是要把人體關鍵部位都保護起來,不受風寒邪氣的侵襲。”哪些是關鍵部位?“頭部、頸部、腰腹部和膝蓋。”
吳偉康說,頭頸部是人體神經和血管最豐富的部位之一,同時又是冬季最經常暴露在外的地方。醫學研究發現,靜止狀態不戴帽的人,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4℃時散失總熱量占60%。此外,天冷令血管收縮,人們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對于腦血管病人來說,很容易誘發腦血管病。由此可見,頭頸部保暖非常重要。“所以冬天出門,最好戴帽子和圍巾。”腰腹部,是人體臟器最集中的區域,“肝、腎、脾等都在這里。”同時,很多女士在冬季經常出現腰痛或手腳冰涼等癥狀,往往都與腰腹部受寒有關。
“至于膝蓋,我經常看見一些大冷天里穿短裙的女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她們如果長期這樣穿衣,膝關節的磨損會加快、加重,關節炎就會比別人更早找上門。”吳偉康提醒,冬季應該穿上厚些的褲子和襪子,必要時戴上護膝;每天臨睡前用熱水泡腳10~15分鐘,擦干后再在腳掌心部位摩擦60次,可起到御寒的作用。平時踢毽子、走路,也可鍛煉下肢,提高御寒抗病能力。
飲食:
冬季御寒可適當增加些肉食
冬季養生自然離不開飲食。吳偉康認為,寒冬臘月里除了喝粥,還應適當多攝入一些富含能量的食物,“如羊肉、牛肉和魚類等。”吳偉康解釋說,這是因為人體冬季散熱比平時厲害,要保持基礎體溫,就要有足夠的物質來提供能量。“當然,如果患有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增加肉量時最好先咨詢醫生。”
與此同時,寒涼的東西要少吃,包括冷飲、水果甚至蔬菜。“冷飲冬天最好別喝了,而蔬果,吃的量也應比其他時節稍少一點。”吳偉康說,冬天一定要好好保護胃部,因為有臨床統計顯示,一年中50%的胃病都會在秋冬季發作。“冬季飲食要暖胃,進食的東西應該盡量以溫熱為主。”
需要注意的是,太油膩的東西在冬天也要少吃,否則容易消化不良。如果身體比較虛弱,如特別怕冷的人,可以適當在飲食中加些滋補的中藥。“當歸附子羊肉湯就是最經典的御寒食療方。”吳偉康介紹道,其做法也不復雜,取當歸5克,附子10~20克,羊肉500克,加生姜數片。附子先煎1小時,然后放當歸、羊肉和生姜同煮,煮到羊肉軟爛就起鍋。“陽虛怕冷的人在臘月里隔三差五喝上幾次效果很不錯。”飲湯之前如能咨詢中醫師,進行個人體質辨識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