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月7日訊 2013年,醫藥相關政策頻出,新修訂GSP正式實施、國家對于健康服務業的扶持、試行藥店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給我國藥品零售市場的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與此同時,基藥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區域藥品零售企業的發展壯大,使得區域零售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藥品零售企業在不同的區域市場環境下,根據自身的特點,也制定了略有不同的發展側重點,從而使區域市場呈現出各自的特色。本期,我們選擇5個區域藥品零售市場,看看這些地方的藥店在2013年都在忙些什么?
北京、山東:區域聯合凸顯
京城小連鎖抱團合作
北京藥品零售市場向來表現平穩。但進入2013年以來,其內部漸漸產生了變化,區域整合的暗流逐步體現。
2013年4月,北京頤壽百姓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凱爾康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正濟堂藥品超市有限責任公司三家民營連鎖藥店抱團合作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盡管3家連鎖平均每家只有十余家門店,除了運營部門統一管理外,整合后門店也不會有所改變,采購也按原有的平臺運行,但3家連鎖的抱團仍讓業內看到了北京市場的細微變化。
另外,2013年5月,北京藥店聯盟宣布引進具有工業背景的北京宜從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小平擔任執行秘書長一職,操盤聯盟運作。北京藥店聯盟成立以來,銷售額已增加到了30.5億元,希望通過注入新的血液,帶動聯盟創新發展,爭取銷售額突破50億元。
由此看來,在經營成本持續上升、醫改政策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藥店準入政策更為嚴格、非藥發展受限等諸多不利因素下,北京藥品零售市場的中小連鎖企業正抱團應對,大連鎖積極尋求并購合作的機會,聯盟也不斷尋求突破。
魯地諸侯跨區擴張
山東一直以來群雄割據,地市區域連鎖各據一方。但2013年以來,各地諸侯已進入跨區發展階段。
2012年底,濟南漱玉平民大藥房有限公司攜手煙臺醫藥商城全新開業,吹響了進軍煙臺的號角。漱玉平民董事長李文杰表示,煙臺將是漱玉平民未來主力發展的市場之一。目前漱玉平民在煙臺收購的兩家連鎖藥店已整合完畢。
立足于山東威海藥品零售市場的山東燕喜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在威海地區獲得區域優勢后,也于2012年下半年以并購的方式進入煙臺藥品零售市場。燕喜堂董事長于志剛表示,燕喜堂希望在2015年前銷售規模力爭突破12億元,門店數突破500家。因此燕喜堂將采取并購、自開門店等多渠道進行擴張,擴張范圍將在省內進行。煙臺市場鞏固后的下一步目標將會是進入青島。
煙臺的大本營不斷迎來新的對手,起家煙臺的山東立健醫藥城連鎖有限公司自然也沒閑著,把擴張目標瞄準了省會濟南。從2013年6月初起,立健醫藥城在濟南市場連續完成兩家連鎖藥店的并購項目,與濟南神農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成功實現股權合作;隨后又全資收購濟南市泉城大藥店有限公司。立健醫藥城在濟南的門店數已超70家。
山東排名前三的醫藥連鎖相互進入對方地盤,跨區“三國殺”大戲仍在上演。
有趣的是,山東藥店競爭的同時也伴隨著友好的合作。2013年9月25日,由濟南漱玉平民大藥房有限公司、山東康源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青島醫保城藥品連鎖有限公司等山東省內最具規模的11家醫藥連鎖企業共同出資建立的山東魯和醫藥投資有限公司兩周年慶典在濟南舉行。2年來,魯和實現了扭虧為盈,同時也開始從聯采逐步向全面為供應商、股東成員提供服務轉型,成為省級藥店聯盟的范本。
李文杰表示,2012年,魯和采購完成量為1.47億元,2013年上半年采購完成量8500萬元。魯和要求各個股東成員認真對待及完成魯和的訂單,同時遵守企業規則,股東間的競爭中嚴禁涉及魯和的產品。魯和股東都能夠共同努力讓魯和與各自的連鎖藥店共同發展,也能接受發展中與其他股東的競合。
四川:多舉措破題執業藥師短缺
審批大門重開
在四川,成都藥品零售市場是發展相對較好的區域市場。成都藥品零售行業有“小、散、多”的特點。2012年12月,成都市暫停了新開辦藥品零售企業受理審批,2013年6月1日,《成都市藥品零售企業審批及監管規定》正式實施,6月3日起恢復新開辦藥品零售企業審批。
從新規條文來看,一是鼓勵連鎖發展,明確了對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的設立條件,比如規定10家以上獨立單體藥店可組建為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其次,對藥品零售企業的經營面積做了局部調整,規定連鎖公司門店的經營面積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可減少20平方米,單體藥店則維持原有標準不變。二是提高了藥店藥學技術人員資質的整體要求,規定2013年6月1日后新開辦的零售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
遠程服務不僅是“審方”
早在2012年,成都市采取培訓“處方審核員”的方式,提高藥店從業人員的藥學服務水平。2013年10月,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公布《關于做好執業藥師遠程藥學服務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利用遠程審方的方式緩解執業藥師不足的現狀。
不過,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也表示,遠程審方并非是現場藥學服務的替代方案,而僅是一種補充措施,在執業藥師數量逐漸滿足需要后會適時淡出。
廣東:平價、多元化兩不誤
藥品平價商店全面鋪開
藥品平價商店建設被列為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目的是通過價格指導的方式,起到抑制市場商品價格虛高的現象。計劃到2013年底,藥品平價商店開辦300家。
2013年8月,廣東省物價局等6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印發廣東省藥品平價商店建設方案(試行)的通知》,決定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全面展開該省藥品平價商店建設工作。
根據規定,掛牌藥店的平價藥品售價必須低于周邊醫院和藥店價格的5%,藥品平價商店銷售的平價藥品治療類別不少于15類,劑型品種原則上不少于200個,固定銷售的劑型品種原則上不少于100個;平價品種與基本藥物目錄重疊度較高,規定也明確要求:常見病、慢性病治療用藥以及銷量大的OTC藥品占全部平價品種的比例應在70%以上。
截至2013年11月,廣東省已開辦平價藥店385家,遍布全省所有地市,重點選擇有實力、有品牌影響力的藥品零售企業。據統計,2013年1~10月,廣東省藥品平價商店營業額達1.13億元,讓利群眾700余萬元。
多元化經營盛行
除了重點推進藥品平價商店建設外,因為市場培育相對成熟、消費者接受度較高,廣東省藥店的多元化進程也走在全國的前列。
2013年3月,《廣州市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其中的規定讓多元化經營的藥店感到了極大的不安。規定要求零售藥店經營非醫療用品應當設置封閉專區,并建立單獨收費系統;封閉專區的使用面積占藥店總使用面積的比例不得大于30%。針對征求意見稿,大多數廣州連鎖藥店提出了修改意見。經過多方溝通協調,7月22日,《廣州市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相應條款修改為“醫療保險服務專區占用面積應當達到60平方米以上。同時經營非醫療用品的零售藥店應當在醫療保險服務專區以外設置物理隔離區。”
細則的改動,保證了廣州藥店多元化的平穩發展,大大提高了藥店多元化經營的靈活性。另外根據《辦法》的要求,對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銷售的醫療用品范圍限于:藥品、
醫療器械、
保健食品(具“保健食品”標志)、特殊用途
化妝品(具“特妝字”商品)、消毒用品(具“衛消字號”商品),限定范圍較為寬松,對藥店的大健康品類銷售起到了相當的促進作用。
有了政策的保障,廣州藥店的多元化步伐進一步加快。作為廣東省
藥品零售市場領軍者的廣東大參林連鎖藥店有限公司依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開始有目的和有針對性地改造大型商圈店。其目標一是傳統的平價藥房,主要是一些普通的、面積較小的社區門店;二是健康綜合體藥店,類似于屈臣氏、萬寧;第三類則是配備坐堂醫的門店。
廣州市老牌連鎖藥店——廣州健民
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在多元化的風潮下,也于2013年開始對其旗下28家門店重新進行升級改造。個人護理專區是健民藥店新增的一個大品類,也是健民醫藥對藥店多元化的一個新嘗試。門店改造意味著將引領健民醫藥從器械專銷向“健康與美麗”的方向轉變。
上海:門面服務雙升級
升級改造良性競爭
上海藥品零售市場一直以來都有300米的開店距離限制,因此多年來上海藥店數量處于平穩狀態,擴張步伐受到較大的限制。但在寬松且規范的政策影響下,上海藥品零售市場的競爭體現在了升級改造、提高服務質量上。
2013年,不少上海藥店紛紛“大手筆”地進行門店改造。
2013年,是上海復美大藥房升級轉型的第二年。6月,復美大藥房完成了40多家直營店的升級改造。上海復美益星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壹建表示,復美益星大藥房的轉型工程將長達3~5年,目標是推動藥房經營模式的轉型,從傳統零售業向更貼近于現代零售商業的方向調整,以快消品的思路理解藥店的商品運營。
此外,復美大藥房還嘗試新的經營業態。2013年9月,復美大藥房和康德樂公司合作設立了糖尿病關愛中心,大力推進健康生活藥店轉型項目。據悉,復美大藥房和康德樂公司還將在復美大藥房旗下門店陸續開設多個SCC(專業護理中心),主題從糖尿病向其他慢病領域延伸,以滿足更多慢病患者的需求。
上海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還在新店中啟用了新的門頭標志,店鋪里的貨柜也換上了新的色彩標識。
上海益豐以新形象亮相,向消費者傳遞出企業硬件和軟件同步升級的信號。上海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湘岳介紹,益豐大藥房總部希望新VI、SI傳遞給消費者的效果是:既摒棄傳統藥房形象,產生現代化專業藥房的感覺,又同時保持平價特質,讓消費者易于接受。
為了彰顯現代化專業藥房的感受,上海益豐門店注入了大量的非藥品元素,多元化產品已占到40%的占比,未來還將更多地聚焦大健康產品。
地方服務標準提升
藥店轉型升級的同時,相關政策也在不斷推動藥店服務提升。2013年11月,全國首個非強制性地方規范上海《零售藥店服務規范》正式實施。
上海《零售藥店服務規范》與新版GSP的要求“合拍”的同時,更強調上海的地方特色。規范中具體條文的執行性較高,分別對零售藥店的服務環境、設施設備、從業人員、現場管理、服務要求、投訴處理、信息管理、突發事件防范與處置8個方面做了具體規定,明確了購藥咨詢、用藥指導、奉茶服藥、依法誠信經營,堅持價格合理等規范操作。
上海規范的實施,將在規范零售藥店服務質量的同時,提高上海市零售藥店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從而促進上海零售藥店行業品牌形象的提升。
河南:藥店掀擴張并購風
2013年,河南市場藥店擴張態勢明顯。2013年3月,河南張仲景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10家張仲景國醫館同日開業。作為河南省藥品零售行業的第一品牌,張仲景大藥房的服務范圍已覆蓋河南全省的18個地級市。據宛西制藥集團董事長孫耀志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張仲景大藥房在河南全省的開店目標是500~600家直營門店,在覆蓋各地市的基礎上逐漸將網絡向全省108個區縣延伸,適當的時候會向其他省市推進。
2013年7月,張仲景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跨省開店——落子黑龍江漠河縣,媒體報道張仲景大藥房的內蒙古加格達奇門店和海南三亞門店也正在籌備之中,不過,張仲景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張仲景大藥房的門店不足300家,尚未達到500~600家的預期目標,因此還沒有跨區域發展的戰略規劃。
預告:
2013年,本報走訪了大江南北的藥店,為讀者展現我國各地藥店的生態地圖。2014已然到來,今年我們將繼續把脈各地市場,帶領讀者“邊走邊看”,共同見證藥店圈的發展。